基于稳定性理论的尾迹生成机理研究及其在涡轮中的应用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16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涡轮作为航空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效率高低直接影响到整机效率。高压涡轮位于燃烧室之后,工作环境恶劣,为了进一步提高做功能力和效率,高压涡轮进口温度仍在不断提高中。从强度和冷却这两方面来考虑,要求涡轮尾缘厚度不能设计得太小,因此涡轮尾缘附近的流动类似于钝体绕流,尾缘附近形成非定常脱落旋涡会极大增强尾迹掺混损失,降低涡轮效率,引起叶片受力周期性波动,对叶片寿命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深入理解涡轮尾迹涡生成机制对进一步认识涡轮气动效率、传热、寿命等整体性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尾迹涡生成机制在本质上可以从流动稳定性的角度进行解释,本文以流动稳定性分析方法作为主要研究手段,深入研究了影响涡轮尾迹涡生成的关键因素。本文首先针对涡轮尾迹特性提取出简化尾迹模型以研究尾迹非对称性对稳定性的影响。时间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最不稳定模态总是弯曲模态,且弯曲模态的最大时间增长率主要由较薄一侧尾迹的剪切层厚度所决定。挤压模态与弯曲模态相反,其最大时间增长率取决于较厚一侧剪切层厚度。时空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尾迹绝对频率主要由剪切层总厚度决定,受非对称性影响较小。增大尾迹的非对称程度能有效降低绝对增长率,从而起到稳定尾迹的作用。接着本文结合局部稳定性分析和整体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了雷诺数、来流边界层厚度和尾缘形状对约束/无约束尾迹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雷诺数和尾缘形状能极大程度地影响尾迹最不稳定模态的增长率,但对模态频率几乎没有影响。增大来流边界层厚度并不总是使得流动朝更加稳定的方向发展。当来流边界层厚度增大时,一方面使得尾迹中绝对不稳定区域范围增加,另一方面使得近尾迹区绝对增长率大小降低,这两个机制互相制约,使得临界雷诺数并不随边界层厚度单调变化。与之类似,约束对尾迹稳定性的影响也是通过多个机制耦合完成的。将边界层厚度的影响考虑到约束系数的定义中后,发现使尾迹最不稳定的约束系数取值与雷诺数和来流边界层厚度均无关。本文还研究了可压缩性对尾迹稳定性的影响。局部尾迹速度型的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增强可压缩性总是使得尾迹变得更加稳定,然而对平板后尾迹进行局部/整体稳定性分析后,发现可压缩性对尾迹稳定性所起的作用是通过两个相反机制耦合完成的:增强流体可压缩性一方面会降低尾迹恢复速度,使得绝对不稳定区域范围变大;另一方面会降低近尾迹区绝对增长率。特别地,当流体可压缩性增强到一定程度之后,尾缘分离点附近可能会出现膨胀波系,出现膨胀波系的马赫数与尾缘形状相关,膨胀波系的出现极大改变了近尾迹区流场,使得尾迹整体稳定性和尾迹涡频率发生了质的变化。本文最后以涡轮叶片流场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流动稳定性分析方法和延迟分离涡(DDES)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改变尾迹非对称程度对涡轮尾迹涡的生成特性的影响。DDES计算表明尾缘型线曲率的微小变化能极大程度地影响到尾迹涡街的生成强度,进行绝对/对流稳定性分析后,发现随着曲率逐渐变大,近尾迹区绝对不稳定区域逐渐变小,同时绝对增长率大小逐渐降低,因而尾迹变得更加稳定。稳定性分析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较好,表明稳定性分析手段可以作为一个流场诊断工具可以在定性上指导我们进行实际工程问题的流场分析和流动控制。
其他文献
《中国制造2025》指出,我国要大力培育和发展超精密加工、航空航天以及机器人等高端装备制造业,以推进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随着上述领域的快速发展,对驱动与定位系统在运动行程、运行速度以及动作精度等方面均提出了苛刻的需求,甚至部分需求已经超出了当前以电磁电机为主要实现方式的精密驱动装置所能达到的极限。由此可见,开展高性能精密驱动技术研究显得尤为迫切和需要。压电驱动器分为谐振型和非谐振型两
低碳烷烃是页岩气的主要成分,资源丰富且廉价。但烷烃含键能高、极性低的C-C键和C-H键,并无活化基团,因此化学性质稳定,这是阻碍其向高附加值产品高效转化的主要因素。金属、非金属改性的ZSM-5分子筛是一种可实现电子转移和质子转移的双功能催化剂,可提高烷烃在合成化学中的利用率。本论文着重研究改性ZSM-5分子筛的制备及其在六碳环烃环己烷和三碳链烃丙烷这两类典型烷烃化学键活化反应中的催化作用,即分别对
我国高速铁路纵横交错,贯通全国各主要城市,无砟轨道技术随之高速发展。无砟轨道解除了有砟轨道对列车速度的限制,以其稳定性高、耐久性强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但随着运营时间的累积,无砟轨道板温度效应大的缺点逐渐暴露出来,特别是在一些施工质量差的路线上,无砟轨道的维护工作量逐步增大。无砟轨道板温度测量及安全隐患检测对其安全运营及特性研究愈加关键,其温度及安全隐患检测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用意义。红外测
难熔高熵合金(Refractory high entropy alloy,RHEA)具有简单的微观组织、出色的高温热稳定性以及优异的高温强度等特点,在超高温服役条件下具有巨大的优势。目前,块体难熔高熵合金主要采用真空电弧熔炼法制备。由于经过熔化和凝固过程,产生的成分偏析以及粗大的晶粒会降低合金的强度,恶化合金的塑性,不利于难熔高熵合金的应用和发展。因此,本文以Mo Nb Ta Ti V难熔高熵合金
光学器件的尺寸朝着小型化不断发展,在降低功耗的同时能够带来性能的提升。伴随微纳加工技术的成熟,集成光学微腔成为研究热点。得益于能够实现高品质因子和极小的模式体积,其在微纳激光器、滤波器、传感器等光通信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然而在腔内模场成像、提升品质因子、实现激光定向出射及微纳结构传感成像等方面,传统研究手段存在成本高、稳定性低、可控性差等不足。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提出了新的成像机理和模式调控方法,
如今气体传感器已被广泛应用在安全生产、健康监测、环保、节能、基础研究等领域。基于吸收光谱技术的气体传感方法是一种非接触式测量方法,相比于常用的基于半导体装置的气体传感方法,基于吸收光谱技术的气体传感方法不需要吸附过程即可完成测量,具有测量速度快、抗电磁干扰和非接触式测量等优点。但在燃烧检测和高速流体测量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提升该气体传感方法的测量速度。在极端环境中,也存在无法准确测量强吸收信号的问题
由于在主动热防护中所使用的吸热型碳氢燃料逐渐面临热沉不足、易结焦等问题,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应用,ZSM-5是以Si、Al以及O元素为骨架的分子筛催化剂。传统HZSM-5的催化性能存在缺陷,本文针对吸热型碳氢燃料及传统催化剂所面临的问题,采用以HZSM-5为基底改性的催化剂提高催化能力,同时提出采用氢等离子体线下清洗金属壁面的焦体,具体展开了以下方面的工作:使用实验的方法,应用超临界正癸烷以及添加工业
大气气溶胶是悬浮于空气中的各种固态和液态颗粒物所组成的分散系统,是地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气溶胶颗粒能够吸收和散射太阳短波辐射和地球长波辐射,直接影响地球辐射收支平衡,也可以作为凝结核,改变云的微观物理特性,进而影响太阳辐射能量的时空分布。此外,气溶胶颗粒还能通过吸收和散射过程影响光学遥感探测信号,导致背景噪声增强、目标信号减弱。由于不同类型气溶胶颗粒的辐射物性差异显著且具有高度的时空异变性,因此
超级电容器由于其比传统电池具有更高的功率密度和使用寿命,还具有高工作效率、充放电效率快以及轻污染等特点,现在已经逐渐成为一个研究热点。相比于传统的碳基电极材料,赝电容电极材料能够在电化学过程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提供更大的能量储存能力。在诸多的赝电容材料中,NiCo双氢氧化物(简写为NiCo-DH)具有很强的氧化还原活性,理论容量接近3000 F g-1,而Ni原子和Co原子二者的耦合作用,使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