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脐带过度扭转孕产妇及胎儿的异常临床表现、相关辅助检查及临床结局,探讨脐带过度扭转的产前诊断方法,与分娩方式的关系、对围产儿的影响以及相关处理措施。方法:收集2007年6月~2009年2月,在我院分娩时发现脐带过度扭转的56例孕产妇的临床资料,选取同时期脐带正常者60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胎儿的胎心、胎动变化等异常临床表现以及动态胎心监测、彩色多普勒超声等产前相关辅助检查对脐带过度扭转的诊断价值;分析脐带过度扭转对分娩方式和围产儿安危及预后的影响。选取的对照组中患有产科并发症或合并症的情况经分析与研究组无统计学差异。结果:1.研究中脐带过度扭转的发生率为7.865%。2.产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胎心监护两者相结合,总符合率可达96.4%。3.脐带过度扭转组及对照组均无一例脐血流S/D(收缩期峰值S,舒张期低值D)值降低者,脐带扭转过度组有7例测值增高,占12.5%,与对照组比较,脐带过度扭转组的脐血流S/D值升高者多于对照组。4.在脐带过度扭转组中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较同期对照组的发生率高。5.脐带过度扭转组阴道分娩率、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与同期对照组相比,脐带过度扭转组的阴道分娩率降低,阴道助产率、剖宫产率增高。6.发生脐带过度扭转的研究组中,临床表现异常组和正常组相比较,发现脐带相邻两段螺旋间距离有统计学差异,异常组脐带相邻两段螺旋平均间隔距离2.170±0.108cm。结论:产前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脐带形态、监测脐血流S/D比值,结合胎心监护等多种辅助检查,可在产前发现脐带过度扭转病患,临床可预防性加强对孕妇及胎儿的产前监护,同时也可及时发现处于缺氧状态下的胎儿,并为其选择最佳分娩时机和分娩方式提供了有力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