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煤层采出后形成采空区,而采空区的长期存在将始终面临稳定性问题,从开采到停采后漫长时间内由采空区失稳引发的地表塌陷层出不穷。随着城市用地不断外扩,采空区场地开始转化作为建筑用地,但面临诸多问题。目前对煤矿采空区认识尚且不足,而且缺乏有效的场地稳定性评价方法。尝试以电阻率为切入点深入认识煤矿采空区。推导非饱和岩石电阻率公式及受压岩石体积应变与电阻率关系式,提出基于电阻率的损伤变量计算方法以描述覆岩损伤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层采出后形成采空区,而采空区的长期存在将始终面临稳定性问题,从开采到停采后漫长时间内由采空区失稳引发的地表塌陷层出不穷。随着城市用地不断外扩,采空区场地开始转化作为建筑用地,但面临诸多问题。目前对煤矿采空区认识尚且不足,而且缺乏有效的场地稳定性评价方法。尝试以电阻率为切入点深入认识煤矿采空区。推导非饱和岩石电阻率公式及受压岩石体积应变与电阻率关系式,提出基于电阻率的损伤变量计算方法以描述覆岩损伤演化;采用Res2d对采空区及岩体结构面进行电阻率正演与反演;依据三带电阻率特征提出基于电阻率探测、理论公式与钻孔揭露的点面结合的方法确定三带高度;明确电阻率与渗透性关系,引出渗透率比描述覆岩渗透变异性;依据损伤力学、电阻率和波速相关性验证采用电阻率计算岩体力学参数的合理性,结合RFPA数值试验与物理试验建立电阻率与力学参数的量化关系;结合岩体波速分级初步探讨依据电阻率判定覆岩岩性的可行性。将以上研究内容应用到鹤壁某煤矿采空区,采用FLAC3D模拟覆岩运移,将概率积分法、In SAR监测、地表变形观测结果作为验证,据此对场地稳定性进行评价,综合得出采空区场地稳定。本文研究将为采空区工程地质认识与场地稳定性评价提供理论与技术参考。
其他文献
随着浅部煤炭资源枯竭,采深增加将面临愈加复杂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矿井防治水也面临着底板隐伏断层突水现象更加严峻的局面。底板空间隐伏断层不仅弱化底板岩层的完整性和阻水性能,而且对采动应力在底板空间动态分布规律扰动作用亦十分显著,极易造成隐伏断层围岩活化导水,严重威胁煤炭资源安全高效生产。因此,本论文针对含隐伏断层底板采动承压水导升机制科学问题,通过现场实测、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手段,开展高水压
煤与瓦斯突出发生时,大量瓦斯携带煤(岩)在很短时间内涌入采场空间,能够摧毁巷道设施、破坏矿井通风系统,造成人员窒息,甚至可能引起瓦斯爆炸与火灾事故。因此,研究突出瓦斯在巷道内的传播扩散规律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深入研究突出瓦斯在巷道内的传播扩散规律,首先对突出瓦斯气流形成过程以及传播扩散规律进行了理论分析,其次依据相似准则,搭建了煤与瓦斯突出致灾可视化模拟实验系统,开展了不同突出强度条件下的煤与瓦斯突
可燃性粉尘爆炸是在金属制造加工、木材加工、粮食食品加工、采矿、化工等多行业常见的一种事故,容易引起二次爆炸或连续爆炸,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我国近些年的粉尘爆炸事故进行统计发现,金属粉尘爆炸事故比例达到了43%。本文选取典型抛光打磨铝粉尘为研究对象,基于抛光打磨铝粉尘爆炸特性参数和爆炸传播规律,研究防止引起二次爆炸的无火焰爆炸泄压技术与机械式爆炸隔离技术,并针对抛光打磨作业场所除尘系统设
预防回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聚集是防治瓦斯事故的重要措施,随着采煤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及工作面瓦斯涌量的增大,传统的防治措施难以达到预期的治理效果。本文采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研究大直径定向高位长钻孔“以孔代巷”抽采治理上隅角瓦斯新技术,并在山西腾晖煤矿进行工程试验,提出了一套基于大直径定向高位长钻孔抽采治理回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的方法。研究了大直径定向高位长钻孔治理上隅角瓦斯的原理及作用机理,得到了抽
为克服传统光干涉式甲烷测定器存在测量结果受主观影响大、人为引入的测量误差大等缺点,本论文分析了白光干涉条纹图样特征,选用光电转化器件CCD替代原目镜标尺结构来改进测定器,采用峰值提取和高斯拟合来自动定位零级条纹,利用水柱压力计标校测定器以获得测量甲烷浓度的线性关系式,搭建测试平台以及选择四种浓度甲烷标气,对测定器的测量精度和测量稳定性进行性能测试,并研究温度因素和非甲烷气体因素对测定器测量结果的影
锚喷工作面喷浆作业是井下粉尘的主要产尘源之一,喷浆作业时会产生大量的水泥粉尘,粉尘主要来源于喷浆机和喷射两个点。论文采用实验室试验和现场应用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喷浆机上料、落料、搅拌的控除尘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取得的成果如下:(1)对喷浆机上料口下料产尘规律进行了研究,找出了喷浆机上料产尘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上料口高度和潮料水灰比,并通过实验研究得出:在下料高度为(0.3~0.5)m、潮料水灰比为0.
目前,深孔爆破仍然是露天矿山开采最重要的技术手段。近几年,由于精细化控制爆破技术的加强与推广,对爆破质量和生产成本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爆破块度大小是反映爆破质量和生产成本的重要因素。为降低爆破后的岩石大块率和最大块度尺寸,提高爆破质量,减小矿石生产成本,本文依托《高精度微差控制爆破技术》课题,以紫金山金铜矿为试验场地,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索分析露天深孔爆破孔间微差时间
液压支架空间位姿状态的实时有效监测是实现工作面自动化、智能化开采的重要前提。本文针对当前液压支架支撑高度与顶梁姿态角传统接触式测量存在的传感器数量多、解算误差大、可视性差等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深度视觉的液压支架支撑高度与顶梁姿态角测量原理与方法,通过在液压支架顶梁上安装深度相机,利用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处理等技术实现了液压支架支撑高度与顶梁方位角、翻滚角和俯仰角四个参数的实时测量。本文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小直径旋转导向钻进系统的研制对煤矿井下定向钻进技术的发展具有革命性意义,有利于提高井眼轨迹控制质量、缩短钻孔施工周期。本文结合矿用小直径旋转导向钻具结构特点,对旋转导向钻进轨迹控制技术展开研究,为小直径旋转导向钻进系统应用于煤矿井下定向钻孔施工提供了技术支持。首先结合钻具结构特点建立起孔底钻具纵横梁弯曲模型和翼肋-孔壁接触模型。结果表明,可以通过减小翼肋至钻头的距离、降低钻速、减小钻压等方式提高钻
在作论文时采用理论分析分析研究了厚硬顶板条件下力源产生的因素及预裂爆破的卸压机理;采用数值方法研究了厚硬顶板条件下力源产生的因素对应力分布的影响;通过实验室试验研究了不同冲击倾向性岩层对于波传播的影响;通过现场试验预裂爆破参数设计方法进行了验证。基于应力控制理论防治冲击地压机理,研究了厚硬顶板条件下围岩应力产生的原因,并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不同因素对应力分布的影响。在得到围岩应力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对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