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类志贺邻单胞菌(Plesiomonas shigelloides)是鱼类养殖中常见的病原菌,对鱼类有强的致病性。目前,由于细菌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寻找一种能替代抗生素的安全、新型抗菌药物迫在眉睫。噬菌体(Phage)作为细菌病毒,具有专一性,可快速裂解宿主菌,且对其它种群不会产生影响,将作为一类防治鱼类细菌性病害的新型抗菌药物逐渐受到研究人员的高度重视。本研究以类志贺邻单胞菌为宿主菌,从草鱼肠道中
【基金项目】
:
省部级项目,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2017NK1030); 省部级项目,湖南省重点项目(2016NK2129); 省部级项目,湖南省生物发育工程及新产品研发协同创新中心项目(20134486); 国家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770106); 国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类志贺邻单胞菌(Plesiomonas shigelloides)是鱼类养殖中常见的病原菌,对鱼类有强的致病性。目前,由于细菌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寻找一种能替代抗生素的安全、新型抗菌药物迫在眉睫。噬菌体(Phage)作为细菌病毒,具有专一性,可快速裂解宿主菌,且对其它种群不会产生影响,将作为一类防治鱼类细菌性病害的新型抗菌药物逐渐受到研究人员的高度重视。本研究以类志贺邻单胞菌为宿主菌,从草鱼肠道中分离到1株烈性噬菌体,命名为PSP01。该噬菌体由一个二十面体对称的头部和一个长且非收缩性的尾部组成,属于长尾噬菌体科(Siphoviridae)。该噬菌体的最佳感染复数为1,一步生长曲线结果表明,潜伏期为30min,裂解期为140 min,从170 min开始进入平稳期。噬菌体PSP01在环境中的稳定性较好,在p H值3-12、温度-20℃-50℃和Na Cl浓度0.1%-3.5%下1 h,仍保持较好的活性。对噬菌体PSP01的全基因组测序与分析,结果显示,基因组全长为97551 bp,GC含量为41.65%,共含有152个开放阅读框(ORF),其中37个功能已知,其余115个为假想蛋白。37个功能已知ORF主要为结构、包装、裂解、DNA复制与调控等功能。根据末端酶大亚单位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发现噬菌体PSP01与弧菌噬菌体(Vibrio phage)Ceto的亲缘关系较近。接下来,对噬菌体PSP01的裂解系统活性进行了研究,发现该噬菌体的裂解盒包含3个基因,其编码产物分别是穿孔素(HolPSP)、内溶素-1(Lys PSP-1)和内溶素-2(Lys PSP-2)。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裂解盒的3个基因及其产物进行了分析,HolPSP、Lys PSP-1和Lys PSP-2分别位于ORF44(693 bp)、ORF45(675 bp)和ORF53(441 bp);HolPSP无信号肽(signal peptide,SP),含有一个跨膜结构域(transmembrane domain,TMD);Lys PSP-1无SP和TMD;Lys PSP-2在N-端含有一个SP,无TMD。将这3个基因分别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BL21(DE3)中进行单独表达,HolPSP与Lys PSP-2可以使大肠杆菌OD600值发生下降,细胞活性测定显示有部分红色荧光出现,β-半乳糖苷酶活性检测显示上清液颜色由无色变为黄色,说明HolPSP和Lys PSP-2对大肠杆菌有裂解作用;Lys PSP-1在表达过程中没有使大肠杆菌OD600值发生下降,细胞活性测定显示均为绿色荧光,β-半乳糖苷酶活性检测显示上清液颜色无变化,说明Lys PSP-1对大肠杆菌无裂解作用。将HolPSP与Lys PSP-1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共表达,发现大肠杆菌OD600值下降的程度比单独表达HolPSP下降程度更明显,细胞活性测定显示有大部分红色荧光出现,β-半乳糖苷酶活性检测显示上清液颜色比单独表达HolPSP的颜色深,说明HolPSP与Lys PSP-1具有协同裂解大肠杆菌的作用。将缺失TMD的HolPSP与Lys PSP-1在大肠杆菌BL21(DE3)共表达,发现大肠杆菌OD600值没有下降,β-半乳糖苷酶活性检测显示上清液颜色无变化,说明TMD对于HolPSP裂解活性是必需的。将缺失SP的Lys PSP-2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大肠杆菌OD600值没有下降,β-半乳糖苷酶活性检测显示上清液颜色无变化,说明SP对于Lys PSP-2的裂解活性也是必需的。最后,研究了噬菌体PSP01对草鱼感染类志贺邻单胞菌的保护作用。通过腹腔注射病原菌与噬菌体,结果显示,与没有注射噬菌体的草鱼相比,注射了噬菌体的草鱼存活率提高了33.3%。注射后36 h,取草鱼脾脏进行病理学观察,发现注射了噬菌体的草鱼脾脏病理症状有所减缓。综上所述,本研究对筛选的噬菌体PSP01及其裂解盒进行了研究,并对噬菌体PSP01对草鱼感染类志贺邻单胞菌的保护作用进行了评价,为利用噬菌体防治鱼类病原菌提供了新的数据和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印刷电路板(PCB)是电子设备的关键组件,但其生产制造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容易导致缺陷的产生,使得PCB无法使用。自动光学检测技术是辅助生产人员进行缺陷检测的常用方法,已广泛用于PCB生产中。但是该方法定位出缺陷后仍需要人眼进行验证。这个过程人工成本较高,且效率较低。本文针对PCB缺陷检测技术展开研究,旨在实现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自动PCB缺陷检测方法,减少人工操作,提高生产效率。本文主要工作
水力侵蚀引起的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动态变化对陆地、河流和海洋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有着巨大影响,但在区域尺度上侵蚀引起的SOC通量变化的影响因素还不够明确,针对水力侵蚀影响下区域SOC通量的估算方面还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本研究以典型红壤丘陵区—江西省为研究对象,利用地形地貌、气象和土壤等数据,结合水土流失经验模型和土壤有机碳通量模型,定量估算江西省1995年到20
近年来,机器学习在线服务以其便捷实用的优点吸引了众多数据研究者的关注,改变了人们对机器学习模型搭建难成本高的固有认识。其数据驱动服务这一特性使得大量用户数据被应用于训练各种服务模型,其中不乏用户的敏感信息。然而不可信的机器学习云端服务并不能对在线用户的隐私信息提供有力的隐私保障,存在用户隐私信息恶意推理、模型反演攻击和成员推理攻击等隐私威胁,对在线用户和服务提供商造成严重的损害,因此保护机器学习模
用户在网络中进行互动时会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其中以文本评论为主。对文本评论进行情感分析,可以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情感信息。早期的文本情感分析主要采用情感词典方法和传统的浅层机器学习方法。随着文本数据的快速增长,用户表达情感的方式越来越丰富,使用传统的文本情感分析方法需要付出较高的人力成本,却很难达到较高的准确率,且泛化能力较差。近年来,利用深度学习技术进行文本情感分析得到快速发
软件规模和复杂性的日益增大,程序代码中的错误和缺陷层出不穷,给软件测试和程序调试带来了新的挑战,自动程序修复成了解决测试和调试成本的有效手段之一。但是当前自动程序修复技术仍存在正确率不高等问题,不正确的补丁极易成为干扰因素,不仅增大了测试和调试的成本,甚至会导致错误或缺陷无法解决。为了提高自动程序修复工具所生成补丁的正确率,本文面向自动程序修复提出一种人机交互式补丁审核的方法。该方法涉及到开发者和
近年来,实验技术的发展和完善使测量低维材料的能量输运行为成为可能,从而发现了许多反常的热传导现象。如,低维系统的热导率随系统尺寸的增大而增大;在一些非均匀的系统中则出现不对称的热传导现象等。尽管这些反常现象在定性的层次上与传统理论预言符合,但其微观动力学机制仍不清楚,因此成为当前非平衡态统计物理的研究热点之一。在探索反常热传导的微观动力学机制的理论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发现一维Fermi-Pasta-
目的:观察嗜酸性细胞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Eosinophilie 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ECRSw NP)患者行鼻内镜鼻窦手术(endoscopic sinus surgery,ESS)后的组织及外周血嗜酸性细胞及临床症状的变化趋势,评估口服糖皮质激素对组织及外周血嗜酸性细胞及临床症状的影响,为ECRSw NP的围手术期治疗提供新的参考,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标志着我国高中生物教学步入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新时代。“深度学习”教学改革推进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研究和解决当下课堂教学重难点问题,以实现全面提升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整体质量和水平,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生物科学史蕴涵了大量诸如科学家们探寻科学知识的过程、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科学探究精神和科学的思维范式等教学素材,是一门充满智慧的科学。然而,现阶段鲜有针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软件的规模和使用人数也随之快速增长,软件产品的正确性与可靠性显得日益关键。软件测试作为保障软件产品正确性与可靠性的重要手段,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待测软件执行测试操作时测试人员的介入程度,软件测试可以分为手工测试与自动化测试两种。自动化测试凭借其可并行化执行测试、测试效率高、易于执行回归测试等优势逐渐主导了测试领域。目前市面上存在很多不同的自动化测试
黄酮类和蒽醌类物质具有多种生物药理活性,是新药开发的来源之一。但其在植物中含量低,难以富集,因此,开发一种快速、低成本、高选择性的方法,对分离纯化复杂体系中黄酮类和蒽醌类化合物具有重要意义。稀土氧化物(Rare earth oxides,ROEs)因其特殊的配位能力,在结构识别上有着极强的优势,已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实现了质谱检测前对磷酸化肽的高选择性分离。但将其作为吸附剂应用于植物中特定成分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