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把工程合同管理好,管理出效率、管理出效益、管理出永久的优质工程,这一直是建筑企业合同信用主体探索的永恒课题,追求的根本价值。建筑企业合同信用管理的过程是建设单位在有限的资源和时间的条件下,以签订合同的形式,建设单位委托代理单位完成符合某一功能和目标的建设性的任务。建筑企业合同信用主体之间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中以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存在尤为突出。建筑行业工程项目有其特殊性,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往往利用信息不对称以及自己所处于的信息优势方地位,实施一些违法的行为,违背自己的职业道德获得各自利益的最大化。本文着重从信息不对称角度着手,探析建筑企业合同信用主体各方行为如何选择问题,目的是为了解决好各参与方的利益冲突,化抵抗关系为合作关系,是工程项目管理成功的关键。针对建筑企业合同信用缺失问题,在了解了我国建筑企业合同信用缺失问题的现状并参考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本文主要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角度出发,运用具有较强逻辑性数学工具,非常形象地描述和客观地反映了建筑工程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三方主体发生博弈的过程。通过创新性地运用博弈论、成本分析函数方法对我国建筑企业合同信用主体行为的策略选择进定量研究,从而构建出三方主体之间的两两交互的博弈模型。通过对均衡结果的分析,掌握了各主体的行为策略选择的规律并分析了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信息的不对称和各主体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管理建议:建设单位应与施工单位建立长期战略合作机制,实现双方共赢;’加强对监理单位的监管点的控制;监理单位应采取降低监管成本,提高监督惩罚力度,使施工单位选择守信行为。文章有助于建筑企业主体正确选择各自的行为策略,提升建筑企业合同信用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