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合同信用管理研究

来源 :安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Bar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把工程合同管理好,管理出效率、管理出效益、管理出永久的优质工程,这一直是建筑企业合同信用主体探索的永恒课题,追求的根本价值。建筑企业合同信用管理的过程是建设单位在有限的资源和时间的条件下,以签订合同的形式,建设单位委托代理单位完成符合某一功能和目标的建设性的任务。建筑企业合同信用主体之间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中以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存在尤为突出。建筑行业工程项目有其特殊性,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往往利用信息不对称以及自己所处于的信息优势方地位,实施一些违法的行为,违背自己的职业道德获得各自利益的最大化。本文着重从信息不对称角度着手,探析建筑企业合同信用主体各方行为如何选择问题,目的是为了解决好各参与方的利益冲突,化抵抗关系为合作关系,是工程项目管理成功的关键。针对建筑企业合同信用缺失问题,在了解了我国建筑企业合同信用缺失问题的现状并参考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本文主要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角度出发,运用具有较强逻辑性数学工具,非常形象地描述和客观地反映了建筑工程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三方主体发生博弈的过程。通过创新性地运用博弈论、成本分析函数方法对我国建筑企业合同信用主体行为的策略选择进定量研究,从而构建出三方主体之间的两两交互的博弈模型。通过对均衡结果的分析,掌握了各主体的行为策略选择的规律并分析了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信息的不对称和各主体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管理建议:建设单位应与施工单位建立长期战略合作机制,实现双方共赢;’加强对监理单位的监管点的控制;监理单位应采取降低监管成本,提高监督惩罚力度,使施工单位选择守信行为。文章有助于建筑企业主体正确选择各自的行为策略,提升建筑企业合同信用管理水平。
其他文献
近年来,文化产业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迅速崛起,已经成为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支柱性产业,成为其重要的产业部门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各省市、地区逐渐认识到发展文化产
城镇住宅供给在中国是由市场供给与政府供给相结合,既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一大法宝,也是解决、保障困难居民住宅问题的一大利器。然而,我国在近年来部分城市和地区都出现了保障
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愈发深刻地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特别是在发展势头猛烈的物联网、多样化的个性化服务的相互作用下,越来越多的社交用户的隐私信息被主动或无意地暴露在网
学位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采购”已成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也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方面。在供应链理论指导下,企业与一个或几个供应商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以此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