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c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的钢琴演奏研究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jianv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贝多芬是德国最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同时也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杰出代表。他的音乐代表了法国大革命前后欧洲资产阶级革命高潮时期的整个时代,充满了反抗的呼声。贝多芬有编号的钢琴协奏曲共有五首,为数不多,但却包括了他一生最主要的音乐创作思维和题材特征。其中,《c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是一部承前启后、里程碑式的音乐作品,贝多芬本人也对此曲充满了信心。该曲是1800年创作完成的,于1803年4月在维也纳进行了首演。无论是钢琴技术的发展,还是协奏曲体裁的创新方面,贝多芬都有了很大的突破。本文试图通过对《第三钢琴协奏曲》的研究与探讨,在了解贝多芬所处的时代背景及作品的基本内涵的基础上,从多角度去探求这部作品独特的音乐创作手法和贝多芬的“人道主义思想”,使演奏者更好地把握作品的演奏风格及技巧处理。本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对本文的学术背景、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及其实际意义等问题进行了阐述。第二章介绍了贝多芬早期的一些音乐作品,并分别从钢琴协奏曲的基本内涵、创作特点及调性特征等几个方面对《第三钢琴协奏曲》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论述和分析。此外,对贝多芬创作中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第三章主要是《c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中贝多芬音乐独特性的体现及其评价。第四章通过对《第三钢琴协奏曲》的曲式结构和调性特点的分析,具体阐述了贝多芬钢琴协奏曲的演奏风格和弹奏技巧。最后一章介绍了多位钢琴家及其演奏特点,通过多套音像资料版本的比较,从而加深对贝多芬作品风格的把握,探求更加出色的演奏效果。本文以贝多芬《c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的钢琴演奏技巧及作品的内涵为研究目标,通过对欧洲音乐史、钢琴协奏曲的创作等知识的梳理与研究,以及通过视听,搜集各国演奏家对《c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的不同演绎,多角度、全面地分析其演奏技巧和方法。对国内的一些音乐专业院校的学生及教师进行学习和采访,了解他们对贝多芬及他的音乐作品演奏情况,最后将其归纳总结。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使演奏者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贝多芬的《c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从中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
其他文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