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IPv6协议越来越多地渗入到各种应用中。对于IPv6,由于其可分配的地址空间从IPv4的32位急剧膨胀到128位,同时由于移动网络设备与服务的快速发展,使得许多传统的网络协议将无法满足未来互联网应用的需要,在这些协议中,DNS协议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协议之一。在本文中,首先对于现存的命名系统(DNS)的特点与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然后对于不同的系统扩展模式进行了分析,并且指出横向的扩展模式更能够适应互联网上服务需求的快速增长,针对这种策略文章提出了构建分布式DNS系统的理念与策略,并且将这种分布式策略集中在基于P2P的网络结构上。然后,文章对于P2P网络从混合结构,无结构再到有结构的演进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基于P2P网络结构的多种协议,算法和具体应用。特别地对于研究所涉及到的分布式DNS数据可靠性与完整性这一领域,对有结构P2P系统中的PAST,CFS等分布式文件系统与数据存储系统的数据完整性与可靠性算法,容错与复制缓存策略和具体实现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对比,对于它们之间的优劣势进行了总结。接下来,文章结合IPv6上DNS系统的特点,重点分析了在P2P环境中为了保证DNS数据项完整性,数据项快速更新以及容错性等关键问题,及其相关的概要设计与相应的策略。同时,在基于Pastry的P2P模型的基础之上,文章描述了对于前面所论述的关键问题的详细设计,构建了符合DNS应用的数据可靠性模型与相关策略,并与他人合作实现了该模型的原型系统,该系统提供了基于P2P网络的分布式DNS数据项存储与查询特性,通过将DNS数据项查询与更新操作分摊到多个Peer节点,降低了单个DNS服务提供主机的负载,避免了由于单点DNS服务器崩溃所造成的全局DNS服务不可用,满足DNS应用所需要的数据完整性和及时的数据更新要求。同时,为了测试该原型系统的性能,在研究中还对该原型系统进行了详细地测试与评估,数据评估与分析在文章的实验分析部分进行了详细地描述。最后,文章对于当前的工作进展进行了总结,提出了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安全可靠性等,以及值得继续深入探讨研究的要点,并且对于未来的工作方向进行了规划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