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与我国新兴产业发展

来源 :山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tta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全球化作为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根本特征,其意义是显而易见的.由于形成了全球市场,各国可以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可以突破单个国家市场规模和资源禀赋的限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也就带来更高的效益.同时,也使各国的产业、企业置身于国际市场,面对更激烈的竞争.各国为在新的竞争中确立领先的地位,竞相投资于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国际贸易分工理论、政策也在不断地演进.从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说"到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H-O"理论,再到当代的战略国国际贸易理论.在实践中,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针对新兴产业的发展都不同程度地实施了战略国际贸易政策,而且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中国二十多年的改革丌放,使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以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转变为以简单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对外丌放是中国产业升级的外部条件,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是中国产业结构变化的内在原因.当前,面对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及其它一些发展中国家竞相投资于新兴产业的热潮,中国该如何应对?该文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新兴产业不完全是物质资本密集型产业,但基本上是人力资本密集型产业.中国在信息产业等新兴产业领域有较快的发展,但由于资本及高素质劳动力等要素的相对缺乏,与发达国家相比,总体水平还是很落后.进一步,该文从动态的过程分析中国新兴产业的竞争优势:中国的新兴产业的市场化程度较高,产业集聚区也初步形成,国内需求强劲,但是创新能力脆弱,外资利用质量不高,政府管理经验不成熟.因而得出结论:中国要想在新兴产业领域全面推进,是力所不及的.现实的做法应是有所选择、重点扶植、从新旧产业结构调整的高度考虑长期发展战略:以信息产业为龙头,用高新技术武装和改造传统产业.
其他文献
任何社会的生产归根结底都要同人的消费相联系.人的消费不但使最终消费产品有了归宿,而且还生产和再生产着人们自身.人的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口是社会最终产品
该文通过探讨银行脆弱性的历史演变过程、内在机理、评估方法和脆弱性防范理论;设计和实践了适合中国运用的脆弱性评估体系;并对如何防范中国银行业脆弱性提出了对策.文章共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废弃物增加、环境恶化、资源枯竭和能源危机已成为制约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循环经济是被世界广泛认为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经济发展模式,而资源
特别说明:本次调研数据,是集工厂总部、工厂办事处、代理商、工程商、安徽区域市场设计院等多方数据分析后得出的,对部分厂商的销售结果的统计可能有所偏差,欢迎业内批评指正;
2002年以来在中国部分城市和地区出现了房地产投资过热、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以及过度炒作房地产的现象.金融机构在房地产市场的竞争和过度信贷投入,无疑是房地产过热的重要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3~5期患者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水平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西丽人民医院CKD患者60例,其中CKD 3~5期非透析组患者30例,维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