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变革时期,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纵横交错的矛盾冲突,人们的思想观念、意识形态、价值理念等受到了各种各样的挑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方法、措施等愈来愈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何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新的形势下,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取得更好的实效,是每一个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人所面临的重大课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历来就是我们党的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动力,更是我国改革开放及现代化事业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因此,在新时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我党和全体人民牢固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和增强全体人民的凝聚力,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都是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就是做人的工作,笔者提出了当代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因为人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之所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应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全面发展。 文章从界定“人”和“本”这两个关键范畴切入,并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依据,认为以人为本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是一种价值取向,是一种思维方式。同时指出以人为本作为一种理念,可以运用于人类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但不能把它看作是最高指导原则。并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外延的阐述,认为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就是要求思想政治教育都必须以人为出发点,以人为主体,以人为目的,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文章通过对管理学意义上以人为本、资产阶级人性论中以人为本和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中以人为本的多角度的考察,认为我们党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本质上就是“以民为本”或“以人民群众为本”,其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中的以人为本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人是手段和人是目的的统一,就是坚持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就是坚持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以及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的统一。 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观无论是在内容、形式、方法,还是在手段、机制上都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观的一种改进和创新,都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观的超越。它要求在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要以双向互动代替单向灌输、以平等对话代替枯燥说教、以主体性发挥代替被动应付、以主体间性代替主客二分;同时要求在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加强意识形态建设、道德建设、心理健康建设和思维方式变革的思考。 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观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课题,其基本内涵、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