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朝赎刑制度是唐朝时期的一项重要的刑事司法制度。赎刑制度始存在于夏朝,经过历朝历代的发展,至唐朝时已日臻成熟完备,唐朝的赎刑制度适用范围较广,内容规范具体,最能够体现封建赎刑制度的实质,其规范化和制度化在封建社会极具代表性。唐朝赎刑制度是封建社会赎刑制度的典范,是研究赎刑制度的很好的样本。本文在引言中介绍了赎刑制度的概念、发展历程、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分析了唐朝统治者的法律思想及对赎刑制度的影响。之后从唐朝赎刑制度的研究现状入手,对这一制度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一、唐朝赎刑制度的内容。这一部分主要从唐朝赎刑制度的适用对象和限制适用的情况,以及唐朝赎刑制度的等级三个方面阐述了唐朝赎刑制度的具体内容,是从立法的角度,研究静态的唐朝赎刑制度。这是因为研究唐朝赎刑制度首先应当弄清楚唐律是如何规定赎刑制度的。二、唐朝赎刑制度的施行。这一部分主要包括赎刑的方式、赎刑的决定机关、司法官在赎刑适用过程中的责任、徒刑过程中如何改易为赎刑、赎刑与官当的套用、赎刑执行的期限、赎刑给犯罪官吏带来的行政后果以及错判案件中的赎刑如何处置等。三、唐朝赎刑制度的特点。这一部分阐述了唐朝赎刑制度具有的特点,具体包括适用范围广、强化故意与过失的区分、标准明确。四、唐朝赎刑制度的作用。这一部分主要是评价唐朝赎刑制度在当时的社会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概括来说有消极的作用也有积极的作用,本部分对两方面的作用都做了详细的说明。五、唐朝赎刑制度的现代意义。这一部分在研究唐朝赎刑制度的基础上将唐朝赎刑制度的内容与现代赎刑的构建相结合,具体从赎刑制度的适用对象、赎刑制度与财产刑、赎刑制度的原则、赎刑制度的方式四个角度将唐朝赎刑制度与现代法治结合。在鉴别唐朝赎刑制度中的糟粕与精华的同时,对现代刑罚体系提出建议,目的是能够复建赎刑制度,以弥补短期自由刑的不足,体现刑罚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加强刑罚的预防犯罪作用。文章结论部分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分析唐朝赎刑制度的局限性和积极性,存在了几千年的赎刑制度首先是封建王朝的特权法,贯穿唐朝始终的唐朝赎刑制度也同样由于所处的具体历史环境而不可避免的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作为唐朝时期一项重要的司法手段,赎刑制度依然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对唐朝赎刑制度的分析和总结,对其进行恰当的评价,总结经验构建现代的赎刑制度,对于现代刑罚体系的完善以及社会主义法制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