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诚信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是一个人自立的根本,是发扬学术的根本,是当前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之一。随着我国这些年来各个方面不断的迅速发展,诚信成为了人们各项活动所遵循的行为标准,也成为了社会中人们所遵循的重要思想观念。良好的信用是社会健康发展的前提,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保障,同时和谐社会的发展也需要这样的品质。但我国正处于快速变革的新时期、新阶段,环境遭到破坏、政府官员的腐败和失信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的污染问题。失信现象逐步凸显出来,在各种利益的面前,人们的失信行为已由经济领域逐渐渗入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在经济领域里,主要体现在:不守信用、制假卖假、恶意欺诈、财务失真、股市上造假等。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我们随时受到假冒伪劣产品的危害,从假奶粉到陈年月饼,从假名牌到毒米毒面。这都是人们唯利是图,缺乏社会责任心造成的。在文化市场中的学术弄虚作假、作品抄袭、剽窃现象、各种考试作弊、找人替考、拖欠学费等现象司空见惯。政治生活中不诚信主要表现为:政策来来回回反复、一些地方搞浮夸造假、有些官员利用职务之便做一些违法事情、政府发布的命令不统一、政府不去积极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为官者不应和老百姓争夺利益等。与现实脱节的社会目标、不着边的动员口号等也影响了政府的形象。在人际交往中,现代许多人已经迷失了自我,使人们之间相互产生了不信任的关系,甚至是互相欺骗。人们之间拉关系,走后门,阿谀奉承,功利性越来越强。再如每年年底都会发生老板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事件,这些事情都是由于人们之间缺乏信任而造成的。从社会各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失信行为不仅严重的危害到了我国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还侵吞着政府在大家中的表现,使和谐的人际关系受到损失。青少年阶段是人一生中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我国将来建设和发展的主力军和中坚力量。从整体上看,大多数中学生身心素质发展呈现出积极、健康、乐观良好的趋势,青少年学生具备诚信这一优秀的品质将会对我国的建设产生重要的影响。然而由于社会转型带来的负面影响,导致了我国整个社会出现诚信意识的缺失,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在青少年这一群体中也出现了诚信意识缺失的现象。而青少年诚信缺失主要表现为说谎话连篇、考试中打小抄作弊、同学之间抄作业应付老师、承诺于人的事情过后又失信于人等,而这些失信的行为对他们来说,对其以后的健康成长和未来的发展将会受到影响。针对这一情况,在青少年阶段开展、加强教育,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对待他人要真诚,对待朋友要诚信,对待事情要诚信。而这是学校成为了引导和培养学生良好的诚信素质的主要阵地。学校肩负起培养中学生优秀品质的主要力量。同时关于诚信方面的内容又是思想政治课的重要内容之一。学校成为为全社会打造一个讲诚信、守信用的中国的重要阵地。为全社会打造一个讲诚信、守信用的中国而努力。现阶段无论是国家还是教育界、学术界及相关部门,都非常重视青少年诚信的缺失问题,都在大声地呼吁诚信。本文主要通过三个部分来阐述:引言部分,简明扼要地叙述了选题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难点、创新点,写作思路和研究方法这四个方面内容。第一部分,基础理论部分,主要介绍了诚信和诚信意识的内涵、思想政治课培养诚信意识的意义和重要性等内容。只有真正把握诚信及诚信意识的内涵以后我们才能建立起行之有效的诚信框架。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青少年学生诚信意识现状,内容包括了中学生诚信意识的缺失及其缺失的根源所在。第三部分,思想政治课培养诚信意识的意义与路径,先阐明思想政治课对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的重要意义,然后再去探寻思想政治课培养诚信意识行之有效的方法、路径。全文按以下逻辑思路展开得:首先是阐述基本概念、意义和重要性的,其次是分析青少年学生诚信缺失的现状,最后是解决问题,找到培养诚信意识的路径这样的框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