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符号是国际上统一规定的,用来表示化学物质组成、结构和化学反应过程的科学符号。化学符号从微观层次上科学、简明地表达了宏观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是化学科学的基本语言,是学习化学科学知识的基础。从化学符号自身的特点出发,寻找系统的学习化学符号的思路和方法,受到了广大教育者研究的关注与重视。化学符号对学习化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学生在学习化学符号的时候不仅仅要记住符号本身,还必须能够准确表达化学符号所代表的意义,要建立宏观、微观、符号三者之间的链接。根据对刚入高一年级学生化学符号学习的调查发现,许多学生在化学符号方面存在问题,比如说对化学符号有关的概念不清,学习符号是以记忆性学习为主,化学符号与化学概念、意义向脱节,化学思维能力差等等,导致问题存在的原因是由于化学符号本身的繁琐复杂性造成的。本文主要探讨了四个方面的问题:化学符号研究的现状;学生化学符号学习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化学符号学习过程的理论模型;化学符号学习过程的实证研究。本研究借助符号学理论和“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理论,结合学生学习化学符号存在的问题,从化学符号本身的特点入手,提出了化学符号的学习过程分成原型学习阶段、辨别学习阶段、符号学习阶段等三个独立并有内在联系的阶段,并对三个阶段需要习得的知识和要解决的问题作了详细的阐述。论文根据具体概念学习的一般过程,阐述化学符号学习的一般原理。化学符号代表的具体存在的实物,而且是从分子、原子层次表示了物质及其组成。因此,学生在学习化学符号之前必须习得符号所表示的实物本身所具有的属性,且对符号所表示的物质的属性达到辨别程度,最后给每种物质附加一顶“帽子”,即符号,整个化学符号的学习过程就结束。根据学生在化学符号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设计小组教学实验验证了化学符号学习的过程,并得出了讲解物质的分解过程对学生化学符号的意义习得具有很大的影响。论文最后对本研究进行了总结,对本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展望,为以后的继续研究指明了方向。本研究为化学符号的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对于促进化学符号的教学,促进学生对化学符号意义的理解,都有积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