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剪纸艺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技术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yzhang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遗产有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分,对于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世界各国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然而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尤其是中国,才刚刚起步。如何应用数字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保护?有效的保护方法和手段有哪些?本文以浙江大学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合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项目为例,研究了两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手段,探讨了中华民族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意义及紧迫性。本文第一部分,主要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研究背景(包括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该课题的研究内容及课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第二部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理论研究。本部分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特征,利用Ⅰ空间(Ⅰ-Space)框架模型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目标、内容以及数字化技术介入的方式。在非遗原生环境改变的条件下,提出以数字化技术手段重构非遗信息以适应现代信息环境,促进非遗的信息化生存与发展。基于非遗信息的数字化表达与扩散的需求,详细分析了非遗信息传播的技术问题、语义问题和有效性问题的解决方案。在Ⅰ空间框架内,对非遗信息的编码、抽象、扩散、解码、吸收影响和再创作等构成具有自我发展能力的信息循环回路的一系列过程做了深入的分析探讨。第三部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技术综述。本部分从六个方面: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存与存档;数字化虚拟博物馆;虚拟文物修复、复原及演变模拟技术;数字化图案、工艺品辅助设计系统;数字化故事编排与讲述技术:数字化舞蹈编排与声音驱动技术等方面就国际和国内对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技术领域所作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和探讨,为下一步课题的深入开展提供理论依据。第四部分为剪纸系统的数据库基础研究。课题组收集整理剪纸图案5000余幅,并对所有图案进行研究和分析,归纳出剪纸基础元素符号库、剪纸常用符号库、剪纸图库、剪纸寓意库等,为下一步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展示系统的实现提供数据库基础。第五部分为依据第四部分的数据库基础,基于Coreldraw软件的VBA开发的剪纸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Silhou 1.0。第六部分为剪纸计算机展示系统的开发及其意义的探讨。最后对本课题进行了总结,并对该课题后续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其他文献
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实施和京津冀通关一体化政策的出台,为京津冀对外贸易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河北省也应当抓住机遇并迎接挑战,通过与京津合作来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本
通过设计调查问卷,从顶岗实习学生对实习单位的区域位置、性质、是否安排住宿、实习待遇、技能提升、发展空间、就业机会、管理制度、月收入、工作时间、加班、实习岗位及其
以艺术人类学对人的内在维度的深度透析性,对被称为人类建筑艺术奇葩的侗族风雨桥进行解读,可折射出侗民族的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生命观、生活观等,反映出侗民族对生与
本课题是针对现代社会环境下,品牌视觉形象的数字化表现与传播的特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视觉形象设计在国外形成时间较早,引入我国已有多年历史,发展到今天,也产生了一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访问调查法,以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在社会体育专业教育兼具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特点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社会体育专业武术课程教学的现状,提出
数学教师应具有较高的数学观点.观点越高,事物就越显得简单.通过初等数学中的4个案例,并特别遵循"自下而上"的"草根视角"(即从中学数学的相关问题出发),探寻了其背后蕴涵的高
[编者按]西部大开发,不是一轰而上,因此一个系统而科学地认识区情、 省情、族情及其社会、文化、历史、传统……的迫切需求,便凸现出来了。社会 学的用武之地在西部大开发中再次表
三岛由纪夫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最活跃的作家之一。在继自传风格的长篇小说《假面的告白》之后,三岛由纪夫又以宏大、率直的同性恋故事为目标,创作了长篇小说《禁色》。《禁色
苏州市教育学会"十二五"课题《电子白板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在张家港市妙桥幼儿园立项开题以来,该园的课堂教学中逐步引入鸿合交互式电子白板,并通过各种途径深入研究
系统功能语法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成为一种极具影响力的语言学理论,它的主要创始人是Halliday。这一理论体系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系统语法和功能语法,它们是构成这一具有完整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