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国际上的金融过度发展已经对发达国家的经济产生了负外部性,换言之,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的规模在经济体中比重过大,造成金融业引发经济与金融波动的成本将超过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反观中国,中国金融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入而快速发展,根据市场需求,目前已有大量机构在从事金融业务。金融牌照满天飞,可想而知,中国同样存在一定程度的金融过度发展现象。因此有必要从金融测度、金融牌照视角出发,综合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进行测度,探究中国金融过度发展的现状及影响,从中把握金融发展问题之所在,以期为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在整理汇总国内外金融测度指标、综述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理论的前提下,本文利用面板数据建模,对金融深度、金融可得性两方面的影响因素在时间和国家两个截面上的作用进行综合分析。同时,利用时间序列数据建模,对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量化,并选取金融牌照下辖机构经营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以论证各类金融牌照对应的金融机构对金融发展的影响程度。本文通过理论研究和模型验证,得出的研究结果表明:(1)国际经验表明整体上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呈现正向的影响,然而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存在一定的抑制性。(2)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对于经济增长虽然能够起到促进作用,但是贡献率有限,中国金融业增加值占比的提升速度与其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并不同步,显现出过度发展的迹象。(3)中国金融市场上,除银行、证券、保险三类主流机构以外的其余持牌金融机构整体上正向影响着金融业的发展。从上述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近几年中国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并没有充分带动经济增长。金融结构内部的不平衡,已经成为中国金融进一步稳健发展的制约因素,必须注重各类持牌金融机构的均衡发展,构建多层次的金融结构,在推进金融创新的同时,加强金融监管,以期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挥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