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痛与脑白质高信号关系的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ahofaf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偏头痛为神经内科常见疾病,人群中患病率约10%-15%。已有大量研究证实偏头痛与一些颅内病灶相关,特别是脑白质高信号,但关于偏头痛患者脑白质高信号的位置分布仍存在争议。因此,本文旨于探究偏头痛与脑白质高信号之间的关系及其位置分布。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依据国际头痛分类第三版(beta版)中先兆偏头痛和无先兆偏头痛的诊断标准,前瞻性纳入门诊和住院患者,收集其病史、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采用Fazekas及ARWMC视觉量表评估脑白质高信号位置分布及严重程度。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组间脑白质高信号的位置分布。结果共纳入133位偏头痛患者(中位年龄40岁)和性别年龄相匹配的133位健康对照(中位年龄40岁,p=0.791)1、偏头痛组Fazekas评分(p<0.001)、ARWMC评分(p<0.001)均高于对照组;2、应用Fazekas评分,偏头痛组较对照组更易出现深白质高信号(p=0.003),并非侧脑室旁白质区域(p=0.304);应用ARWMC评分,在额叶区域偏头痛组较对照组更易出现脑白质高信号(p=0.001),然而在顶枕叶(p=0.088)、颞叶(p=0.210)、基底节区、幕下(p=0.542)两组间无差异;3、偏头痛患者中病程1-10年组、11-20年组、≥21年组相比,三组间额叶(p=0.033)和脑深部白质区域(p=0.032)的脑白质高信号的严重程度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1、偏头痛与脑白质高信号相关;2、在偏头痛患者中,脑白质高信号多位于额叶、深部白质区域;3、在偏头痛患者中,额叶、深部白质高信号与病程相关;
其他文献
摘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积极推进全媒体广播平台建设,提升和扩大广播影响力。借助新媒体平台,广播阔步迈入3G时代,不再受地域和传输信号的限制,覆盖全世界有互联网和3G信号的每一个角落,开启广播节目覆盖的高速时代。  关键词:广播 新媒体 融合 覆盖  随着宽带网的日益普及、不断提速,以及内容向电视机、个人电脑、游戏机、光碟机、手机、平板电脑等多屏幕的发散式直接发布,视听新媒体服务已经成为发达国家迅
【摘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动眼、动脑、动手、动口去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用实验方法探索物理知识的能力。教师应分析学生已经认识和尚未认识的事物及其原因,不失时机地抓住出现的问题,组织讨论交流或示范讲解,既要使学生想要摘“桃子”,又要使学生经过努力能够摘到该摘的“桃子”,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度,推进学生的思维深入互动。  【关键词】动眼动脑动手动口;边实验边思考边讨论;优化教学方法  
【摘要:本文通过“支架式”教学思想结合当前实际对新教师的教学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0  本文主要受到美国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布鲁纳启发,“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门学科不仅是"学会什么",更重要的要的是"知道怎样处理”,即"学会如何学习"。他指出,"我们 教一门科目,并不希望学生成为该科目的一个小型图书馆,而是要他们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学习是一种过程,而不是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6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关系着学生的发展,关系着国家的未来。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教师肩负着重大职责,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追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避免无效教学,减少低效教学,不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以实现高效教学。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教学是十分有益的,师生关系良好,学生就会自觉地按照老
摘要: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教学理论在侧重点上已经有所更新,尤其是强调那些非智力因素对于当前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活动的影响。怎样优化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课堂的整体教学效率,一定要结合小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注重兴趣导入,培养学生们的兴趣作为学习基础,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在进行授课的时候,一定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让学生通过实践检验所学理论。  关键词: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