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边还是双边?自贸协定机制构建的再思考——基于美加、北美自贸协定的比较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light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脱欧、美国退出TPP,逆全球化趋势初显,美国这一发达大国意欲偏离多边化贸易战略转而寻求双边化,在新形势下,对自贸协定多边化还是双边化的机制构建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在对自贸协定多边化和双边化的理论研究的相关内容和方法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本文基于博弈视角进行理论建模,模拟了三国之间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两种情形,以外贸总额和国家福利作为衡量指标分析了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和三边自由贸易协定带来的不同作用;在理论基础上,利用美加双边自由贸易协定(CUSTA)和北美三边自由贸易协定(NAFTA)这一天然的现实案例,使用贸易引力模型,先对北美三国(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与其主要24个贸易伙伴国1979~2016年的总贸易、进口、出口这三方面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检验CUSTA和NAFTA带来的实际影响,接着深入行业层面,立足于制造业,利用北美三国1979~2016年的制造业行业贸易数据进行了基础回归和分行业属性(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回归,然后利用双重差分法进一步探究了CUSTA和NAFTA带来的影响。  本文研究表明:基于本文的理论假设下,从国家层面来看,成员国几个双边贸易协定福利效应不亚于一个多边贸易协定,且北北贸易协定的收益大于南南和南北;深入行业层面,竞争力较强的行业更容易在双边贸易中受益。实证检验发现,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实际收益优于三边自由贸易协定,且CUSTA这一北北自由贸易协定的收益大于NAFTA这一涉及南北的自贸协定;细分制造行业并进一步划分要素密集度进行检验,该结论仍成立。本文基于新的时代条件的变化,在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为理论和现实作出一定的边际贡献。
其他文献
学位
信道解码是现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核心技术之一,本文根据3G标准之一WCDMA的要求,开 发了一种能够根据不同业务,提供包括Viterbi解码、Turbo解码以及无编码方式的多功能信道解
近年来中国海外并购数量和交易额都呈现出爆炸式增长,我国现在正处于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海外并购成为越来越多企业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从价值链低端跃向中高端的重要
资本结构是企业财务活动的结果,不仅受制于外界宏观市场,还是诸多利益相关者和企业自身特征权衡和博弈的过程。由于交易成本、信息的不对称等因素使资本结构调整存在着一定的成
陕北富县探区储层具有低压、低渗、低孔、层间非均质性较强、射孔后一般自然产能很低,必须经过压裂改造才能获得产量等特点,入井液体进入地层后和黏土矿物发生反应造成地层的
粮食安全在任何国家任何时候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它直接关系着民众的基本福祉、关系着国家的稳定与发展。随着我国进入新时代,城镇化与工业化进一步深入,人们的食物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