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构化配流副摩擦润滑特性的理论与试验研究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17次 | 上传用户:adu1986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配流副是轴向柱塞泵的关键零部件,同时也是其它采用端面配流方式的液压动力元件和执行元件普遍采用的配流方式,如叶片泵、轴向柱塞马达等。随着液压传动技术向着高速、高压方向发展,对配流副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表面织构技术因其能提高摩擦副间油膜支撑力、降低摩擦磨损、改善润滑性能而成为摩擦学的一大研究热点,表面织构在机械密封、发动机活塞环、计算机硬盘等上的研究成果和成功应用为改善配流副的摩擦润滑性能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为提高织构化配流副的摩擦学性能,并对配流副织构化参数的设计提供指导,本文从理论和试验两个方面对织构化配流副的摩擦润滑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理论方面:建立了针对配流副结构特点和实际工况的润滑模型,分析了织构化参数,即微凹坑深度、直径及面积率对配流副间油膜支撑力的影响,为减摩和降低磨损提供依据。建立了考虑气穴影响的织构化配流副泄漏模型,寻求一种织构化配流副泄漏量的计算方法,同时也可供机械密封泄漏量的计算提供参考。建立了织构化配流副的动态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k进行了动态仿真,分析了织构化配流副间油膜厚度的变化规律。在试验方面:依据轴向柱塞泵配流副的工作原理,研制了一台织构化配流副摩擦磨损试验机。针对配流盘相对复杂的结构,对采用光刻电解技术加工微凹坑阵列的工艺和步骤进行了探索,并成功加工出质量较高的微凹坑阵列。依据理论分析的相关结论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配流副工况和织构化参数进行织构化配流副的试验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织构化配流副间油膜特性方面:织构化配流副能够提高摩擦副间的支撑力;最优面积率与微凹坑深度和油膜厚度的比值有关;较大微凹坑直径能提供较大的支撑力;在油膜厚度与微凹坑深度相等时有最大的支撑力,支撑力随油膜厚度减小而呈现出非线性增大的趋势。低压区织构化配流副的摩擦学研究方面:最优面积率受到多因素的影响,在相同条件下,面积率为10%和15%表现出最好的摩擦学性能。微凹坑直径为100μm时的摩擦学性能优于其它微凹坑直径,最大减摩率为37.35%。微凹坑深度为10μm时摩擦学性能较好,最大减摩率为27.98%。全织构化配流副的摩擦学研究方面:面积率为10%和15%时的摩擦学性能接近,微凹坑直径为200μm时,摩擦学性能较好。其减磨机理由织构的三个基本作用决定即容纳固体颗粒、产生动压效应和二次润滑。在织构化配流副泄漏量方面:微凹坑深度和面积率对泄漏量有较大影响,随着微凹坑深度的增加,泄漏量随之减小。在相同面积率和微凹坑深度时,泄漏量随微凹坑直径增大而增大。在织构化配流副的动态特性方面:织构化配流副能改善配流副的动态特性,与织构化导致油膜刚度的提高密切相关。在较小稳态油膜厚度时,织构化配流副在避免干摩擦上有较明显的优势。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织构化配流副能改善轴向柱塞泵的摩擦润滑性能,也可供存在轴向不平衡力的液压零部件如齿轮泵轴套/壳体、配流轴的设计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我国基础工业能源利用率低的问题亟待解决,其中重要的影响因素是生产过程中普遍使用的大型旋转机械(如泵与风机等)能耗过高。研究表明,合理的变速调节方式是此类设备系统节能
脊神经后支阻滞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史银良,王永红,张永廉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系腰部扭伤的伴随性损害,是腰或腰臀部常见的疾病。但因腰、臀、腿痛原因较多,本征往往易被误诊。
以贩卖毒品罪是抽象危险犯为由,确立"交易"之既遂标准,否定毒品未流入社会的量刑作用,允许司法推定查获毒品为贩卖且计入既遂数量,既不是一个完整的逻辑链条,又导致处罚明显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腮腺区肿块定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40 例腮腺肿块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同时接受超声检查和CT 检查,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定性诊断结果.结果:超声检查腮
针对半导体晶圆制造系统(Semiconductor Wafer Fabrication System, SWFS)调度中的多目标优化和目标时变性问题,提出一种时变多目标( Time-Variable Multiple-Objectives, TV
目的:分析并比较达芬奇机器人与单孔、三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我院行肺癌根治术的患者129例,其中,单孔胸腔镜组为42例,三孔胸
对聚能光面爆破技术的概念、原理、装置等进行研究。与常规光面爆破技术相比,聚能光面爆破技术优势明显,显著减少了光爆炮眼数量,使轮廓面更加平顺整齐,超欠挖得到直接有效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业控制系统也逐渐实现智能化,PLC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提高了工业控制系统工作效率,PLC具有很强的模拟量处理能力、数字预算能力以及人机接口能力。对PLC在
少自由度并联机构具有相对较高的刚度、较少的驱动分支、较大的工作空间、较强的承载能力、结构简单和容易控制等优点。与传统的6自由度并联机构不同,少自由度并联机构中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