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师队伍建设中,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局以整体提升教师素质、盘活优秀教师资源,发挥现有优质师资的作用、为区域内优秀教师铺设专业再发展的道路为目标,组建了“高级指导教师”等五个教师专业指导团队。“高级指导教师”开展的是“有高级教师引领的个别化教学指导”工作,这项工作的实际运行情况如何?取得了哪些成效?还存在哪些问题?应当如何改进?这些问题都值得探讨。
在本项研究中,笔者采用了文献法、调查法、文本分析法、个案研究法等方法。在解读政策文本的基础上,通过对高级指导教师、被指导对象、学校管理层、区教育学院教学研究人员和管理部门负责人不同角度的访谈,以及通过对首批118名高级指导教师和60名被指导教师的问卷调查数据反馈,聚焦指导双方人员构成、指导时间、指导方式、指导内容和满意度等五方面作深入分析,并以期能够发现较成功的经验和相应问题产生的因为,并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
研究发现,组建“高级指导教师”团队是提升全区教师整体水平的一次大胆探索,这种培训模式已经被广大教师所接受,指导双方教师和所在学校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共赢”。但是,调查也发现了指导教师的困惑和被指导教师的无奈,并且指导活动质量存在着明显差异。笔者根据进一步的调查、分析,把产生上述问题的因为归纳为:指导教师工作量未减反增且理论知识储备不足;被指导教师学习动力尚未被充分激发;可利用资源不共享影响了指导质量。
笔者在认真分析因为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一些对策。如基层学校领导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为指导教师创设宽松的工作环境;指导教师可以通过加强学习或通过以团队形式指导基地学校的方法来提高指导能力;同时,管理部门也可以在交流培训、资源共享和评价激励等方面提供有力的保障机制;或是强化教师的自主发展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