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优套期保值比率的实证研究及其应用

来源 :北京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FWF19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国内企业更多地参与到国际市场中,在全球资源配置中谋求一席之地,风险的日益暴露极大地刺激了企业的套期保值需求,对套期保值理论、操作和绩效评价等方面的研究也日益成为理论界和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 最优套期保值比率的确定是套期保值理论研究的核心内容。所谓最优套期保值比率是指期货市场保值头寸与现货头寸的最佳比率,按这一比率进行套期保值能最大限度地归避现货价格波动风险。套期保值的传统做法是按1∶1的比率在期货市场上构建保值头寸,然而这种方法的假设前提是期货和现货价格均以某种确定的关系平稳波动,这种忽略价格波动特征的方法极大地损失了保值效率。 本文从研究国内外学者关于套期保值的代表性理论入手,选用大连商品交易所大豆期货为研究对象,在对大豆市场波动特征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应用不同的套保模型对最优套期保值比率进行估计,并采用套期保值有效性指标对保值效果进行效果评价。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大豆期现货价格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说明利用大连大豆期货进行套期保值是可行的,同时传统的套保比率和OLS方法估计的保值比率存在缺陷。而GARCH模型和EGARCH模型由于考虑到价格的非平稳波动和异方差性,在保值效果上显著优于传统方法。 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着理论指导实践的思路,本文结合企业套期保值的案例,分别运用传统套保策略和最优套保策略对套保效果进行了计算和评价,进一步验证了企业运用最优套保比率能够在有效规避现货头寸风险的基础上降低套保成本,进而针对提高企业套期保值的有效性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其他文献
根据《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新编制的人教版实验教科书(简称新教材)高中物理科目,与原来相比有很多新增内容,作为一名教师,只有把握教材特点,随着教材的特点调整教学方法策
期刊
市场上只有一家垄断厂商时,集中程度达到最大,利润率也会达到最大;当市场完全竞争时,集中程度达到最小,利润率为0。由此可以猜测,当市场并非完全竞争或垄断时,利润率会随着集中程度
近年来中国尤其是出口导向的东部沿海发达省市的出口商品结构已经逐步发生变化,出口的主要产品由劳动密集型逐渐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过渡。这是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表现较好,GDP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