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天线自适应算法及其DSP实现的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kao45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线移动通信信道是一个多址多用户信道,而且存在多径衰落、时延扩展、频率扩展等问题。目前,传统的解决方法包括:信道编码、均衡、分集等技术,这些技术已经日益成熟,但是仍不能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智能天线和空间滤波为这些问题的解决带来了新的思路,被认为是无线通信技术的最后疆界。其根据最大输出性能准则,实时自动调整加权向量以实现主波束和方向图零点的优化,通过优化期望用户的主波束、对干扰信号实现零陷提高系统的容量与性能。不同的性能准则适用于不同的信号与接收环境,它们的最优解都可以分解为一个相同的线性矩阵滤波器和一个不同的标量处理器的积,且它们都收敛于最优维纳解。选用哪一种准则,并不具有决定的意义。然而,选择哪一种算法进行调整波束方向图的智能控制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些算法决定了天线阵列暂态响应速度和实现电路的复杂度。自适应算法是智能天线阵列处理的核心。 笔者在参与湖南省科技厅重点支持项目——基于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智能天线研究项目的过程中,对智能天线系统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本文介绍了智能天线系统的概念、组成,对智能天线的“核心”——自适应算法,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数值仿真。在讨论了传统自适应算法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一种适用于CDMA的基于拉格朗日公式的自适应算法(BLF,Based on Lagrange Formula)。一般的BLF算法是基于求解一般特征向量的,本文重点研究了对其的改进。该算法被修改为求解广义特征向量的BLF,其更加适用于3G的WCDMA。本文还针对天线互耦对基于求解广义特征向量的BLF算法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最后,本文讨论了基于求解广义特征向量的BLF算法的DSP实现,提出了自适应算法测试平台的结构构想。
其他文献
素 钰 1966年出生于江西省景德镇市,1989年毕业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师从多位景德镇陶瓷名家。从事陶瓷美术工作二十余年,善画花鸟和人物,注重运用传统陶瓷工艺技法揉入个人情感将现代美术作品再现于陶瓷材质,其花鸟作品清新淡雅,色彩沉着大方;人物作品顾盼传神、活泼明快。  电话:18979876080  地址:景潮陶瓷广场3楼55号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量的增加,人们对带宽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光互连目前正逐渐取代电互连。但是,传统的光互连是针对长距离设计的,在短距离(1km以内)的应用上,就显得成本太高,
荞麦(Fagopyrum)属于双子叶蓼科(Polygonaceae)荞麦属(Fagopyrum Mill),是一种粮药兼备的重要作物。荞麦有苦荞和甜荞两个栽培种。本研究就苦荞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甜荞种质资源的繁种更新技术两个方面分别开展了一定的研究,旨在为我国荞麦种质资源的保护、研究和利用提供一定的依据。本研究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14个不同地理来源的165份苦荞种质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从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快速进步,电源管理芯片正朝着高性能、高效率、低功耗的方向高速发展,对各种类型电源设计以及应用多样化的研究也越来越活跃,以更好地满足各种电子设备对电源性能的要求。相对于线性电源,开关电源由于其具有更高的效率以及可向负载提供大电流的特点而得到广泛应用。本论文详细介绍了Buck型DC-DC开关电源转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调制模式以及环路控制方式,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款具有恒流功能的宽输入非
现实生活中的语音不可避免的要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语音增强是解决噪声污染的有效方法,它的首要目标就是在接收端尽可能从带噪语音信号中提取纯净的语音信号,改善其质量。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