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海地区中生界碎屑岩储层特征及评价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py_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分析、X-衍射分析等手段,对桩海地区中生界碎屑岩储层成岩作用、储集空间、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中生界主要发育了冲积扇、扇三角洲、河流、三角洲等储集砂体,碎屑岩储层主要经历了压实压溶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及溶解作用等成岩作用;通过对碎屑岩储层储集空间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分析发现,储集空间主要为溶解孔隙及裂缝,在沉积、成岩、构造的综合控制下,中生界顶底及内部不整合面附近发育多个次生孔隙发育带;储集性能主要受沉积作用、构造作用和成岩作用控制,沉积作用是最重要的控制因素,其中三角洲砂体物性最好,河流砂体次之,冲积扇、扇三角洲及滨浅湖砂体物性较差。构造作用对储集物性的改造主要表现为断层活动和不整合,断层活动使储层形成大量裂缝,不整合面之下约100m内储层物性明显提高。溶解作用受沉积和构造作用的控制,其对储层的改造程度与沉积相带及距不整合面的距离有密切关系。综合考虑沉积作用、构造作用、成岩作用对储层的控制作用,将济阳坳陷中生界碎屑岩储层划分为四类,其中,Ⅰ类储层为高孔中渗型,Ⅱ1、Ⅱ2类储层为中孔低渗型,Ⅱ3类储层为低孔低渗型,Ⅲ、Ⅳ类储层为特低孔特低渗型。
其他文献
鄂尔多斯西缘地处于中国东部太平洋构造域和西部特提斯构造域之间的的南北向转换构造带上,它夹持在华北克拉通、阿拉善地块与秦-祁造山带三个不同性质的大地构造单元之间。不
本论文在简述了泾阳南塬区域地质环境和土体物理力学性质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区内黄土滑坡时空分布特征、形成原因、塬边斜坡环境演化过程、灾害损失经济评价、边坡稳定性区划以及黄土滑坡灾害防治措施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泾阳南塬塬边黄土滑坡在空间上集中分布在寨头村、庙店村和蒋刘村一带;在时间上表现为三个活跃期(即:1982~1984年,1992~1993年和1996~1997年)。近年来,黄土滑坡的滑动土体
二连盆地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大型中生代沉积盆地。前人主要依据古生物资料对二连盆地内的钻井进行地层划分,一直缺少精确的同位素定年证据。这给研究盆地的地层演化历史、
内陆封闭、半封闭性湖泊是气候和环境演变的敏感指示器,湖泊沉积物记录具有连续性、敏感性和高分辨率的特点,与其它自然历史记录相比,在恢复和重塑各种短时间尺度的环境序列上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