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水环境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不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而且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生存,因此,寻找绿色环保、经济有效的治理方法迫在眉睫。采用纳滤膜分离技术处理重金属废水,设备简单,不易造成二次污染,在水污染治理中具有重要意义;聚电解质层层自组装(LbL)技术作为一种操作方便简易的多层复合膜制备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分离膜的制备领域。本论文首先采用静态聚电解质层层自组装(LbL)技术,以表面水解改性的聚丙烯腈(PAN)超滤膜为基膜,交替沉积聚阳离子电解质聚乙烯亚胺(PEI)和聚阴离子电解质聚苯乙烯磺酸钠(PSS)制备PEI/PSS聚电解质复合纳滤膜;对制备的PEI/PSS聚电解质复合纳滤膜Zeta电位、SEM、FTIR和组装过程中复合膜的单位面积质量变化等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PEI和PSS聚电解质在基膜表面成功地进行了交替自组装;当组装层数为4.5层时,复合纳滤膜表面荷正电且光滑致密,活性分离层较薄,并且对Ni2+和Cd2+分离效果最佳,截留率分别为95.66%和95%,通量分别为22.19和25.02L/(m2·MPa·h);不同金属离子的截留率由大到小依次为CuSO4>ZnSO4>NiCl2>CdCl2;对溶液中重金属离子显示了较好的分离效果。采用LbL技术制备得到的PEI/PSS聚电解质复合纳滤膜,由于其层间的静电力是一种相对弱作用力,分离稳定性试验发现该膜对氯化镍溶液体系的分离稳定性相对较差。为了改善PEI/PSS聚电解质复合纳滤膜的性能,论文通过交联改性的方法制备了交联改性PEI/PSS聚电解质复合纳滤膜;考察了不同交联剂种类、不同交联剂用量等对交联改性PEI/PSS聚电解质复合纳滤膜性能的影响,并对交联前后PEI/PSS聚电解质复合纳滤膜对氯化镍溶液体系的分离稳定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选用5%戊二醛-0.5%硫酸交联改性PEI/PSS复合纳滤膜的分离效果最佳,对500mg/LNiCl2溶液中的Ni2+进行分离,其截留率为98.88%,通量为22.93L/(m2·MPa·h);交联改性的(PEI/PSS)4.5聚电解质复合膜分离稳定性较未改性的(PEI/PSS)4.5复合纳滤膜要好。无机-有机复合膜不仅分离通量和截留率呈现正相关的规律,而且也能提高复合膜的稳定性;论文利用LbL与仿生合成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具有生功能性、结构可控、分离层薄、稳定性好且表面荷正电的聚电解质/仿生碳酸钙复合纳滤膜;考察了不同矿化方式和矿化时间制备的聚电解质/仿生碳酸钙复合纳滤膜对溶液中金属离子分离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气相扩散法矿化时间为48h制备的复合纳滤膜对500mg/mL溶液中的Ni2+、Cd2+、Cu2+、Zn2+、Mg2+、Ca2+分离效果最佳,截留率分别为99.31%、100%、99.60%、100%、98.93%和98.70%,通量分别为42.38、38.53、50.39、45.34、32.75和46.79L/(m2·MPa·h);气相扩散法制备的聚电解质/仿生碳酸钙复合纳滤膜较改性前后的(PEI/PSS)4.5复合纳滤膜分离稳定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