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装载机基于虚拟样机的综合仿真与优化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n_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装载机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工程机械,本文所研究的小型轮式装载机是其中的一类,它能通过快速更换工作属具来完成各种不同的工作任务。因此,除了工程中传统工作任务,它还能在农业、林业等行业中发挥各种作用。我国的装载机行业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中型机型发展良好,但小型装载机生产厂家众多,实力不等,许多企业由于应用方法的原因,设计不能达到最优,校核计算精度也不足。故采用一些现代设计方法来对小型多功能装载机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本论文研究的是某企业生产的多功能小型装载机包括前车架、后车架和工作装置在内的车体系统,对其进行虚拟样机动力学仿真,有限元静力学计算,工作装置机构学优化,以及轻量化。通过查阅文献,目前以装载机为对象的结构分析与优化的工作,多数对工程用中大型装载机进行,对类似小型多功能装载机进行该类工作的较为少见,这是本文的创新点。论文详细内容见如下:  1)介绍了装载机行业的发展现状,有限元理论、多刚体动力学理论、优化设计理论,总结并分析了装载机各种常见的工作装置机构,包括不同的六杆机构和八杆机构,举升平动性等相应的性能指标,为后文研究准备理论基础。  2)在三维建模软件SolidWorks中建立装载机车体系统模型,抽象装载机工作中的典型工况,即工作循环中的铲入、掘起、举升动作,通过相应的理论及经验公式计算各自的工作载荷。研究所用软件之间的数据传输方法,使用parasolid中间文件格式进行数据传输。  3)将三维模型导入到ADAMS软件中建立虚拟样机模型,进行动力学仿真。获取了装载机在一个工作循环下各个铰点的受力历程曲线,对应样机的位形定性分析了各个铰点的受力曲线,根据大臂与前车架这一重要铰点的受力峰值情况确定危险工况。并绘制了铲斗摆动角度曲线,发现举升平动性不够理想,指出了优化方向。  4)在Patran&Nastran软件中对装载机车体系统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静力学分析,选取了正载铲入、正载掘起、偏载铲入、偏载掘起四种危险工况,获得了整机的应力云图和位移云图,以及各个零件的应力云图和安全系数,认为大臂、前后车架和摇杆可以考虑减少材料,为探讨轻量化的可能性做准备。  5)为准备系列化的可能性,为该装载机的系列化产品使用的驱动桥桥壳进行有限元静力学计算,判断其安全裕量。按照标准及企业需求选取载荷进行计算。校核计算认为该桥壳安全裕度充足,可用于大型系列化产品中。  6)在ADAMS软件中对装载机工作装置进行机构学优化,把举升过程中铲斗摆角降低了94.7%,效果明显;并对结构件通过修改尺寸减少材料进行轻量化设计,质量下降到原质量的90.74%,且在四种工况下进行力学校验表明轻量化后的结构能满足使用要求。
其他文献
学位
本文将微分几何学、优化方法融于机构学中,建立了空间连杆机构轨迹综合的统一求解数学模型,形成以最大误差最小为目标的鞍点规划综合方法,并编制了轨迹综合的实用软件。 文中首先利用二杆三自由度开式机构(RC)中浮动杆上任意点复演给定空间曲线,使浮动杆上任意点和直线都有确定的轨迹—空间曲线和直纹面,以几种典型约束曲面的不变量与不变式为依据,寻求浮动杆上的直线,使其轨迹逼近约...
摘 要:针对基层供电所10kV线路具有的重要作用与意义,在简述线路常见故障及故障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线路运行维护方法和检修管理对策,为保证线路正常运营,发挥应有作用效果,提供可靠的参考借鉴。  关键词:基层供电所;10kV线路;线路运行维护;线路检修管理  中图分类号:TM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21-0074-02  如今,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发展,LED光源已经广泛应用于室内照明、背光显示、汽车前照灯等众多领域。但是在现有封装工艺中,平面硅胶层和球帽形荧光粉层严重影响了LED的取光效率、空间颜色均匀性等光学性能。在LED封装胶表面制备图形化的微结构可以有效抑制因传统封装工艺引起的全反射效应以及蓝光和黄光色温失配现象,从而提高LED的取光效率,改善LED的空间颜色均匀性。本论文创新性地从离子风作用于一类聚合物实现图形化的
该文研究内容主要分两部分,开放式数控实验系统的开发和车削过程中刀具磨损声、 振特性的分析.开放式数控系统,因其结构的开放性以及功能的可扩展法,正在成为数控系统开发的
该文首先介绍了柔性装配技术的由来、发展及柔性装配技术国内外研究情况;接着详细讨论了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面向客户的柔性装配技术;然后,就柔性装配系统的重构技术,重
克雅病(CJD)是一种罕见的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致死率为百分之百.因其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确诊有赖于病理学检查,极其容易误诊及漏诊.该文就CJD的发病机制、临床
基于气体挤压膜原理的气体挤压膜轴承是一种新型支承方式,具有结构简单、支承精度高、适应性好等优点,在精密仪器和微细加工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虽然气体挤压膜轴承的研究在不断发展,但其一直没能在工程领域得到有效应用。设计一种适用于气体挤压膜轴承的驱动控制系统,将是推动气体挤压膜轴承向生产实践发展的重要环节。以气体挤压膜理论为基础,通过对气体润滑雷诺方程进行数值求解,分析了激振振幅与激振频率对挤压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