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上游梯级水库联合调度风险利益补偿机制研究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qminibe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库群在水资源管理和调控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随着流域梯级水能资源的开发,水库群的合理运行是提升流域综合效益,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而在联合调度过程中水库间由于调蓄作用不同会产生风险补偿效益,如何对风险补偿效益进行合理分摊则关系到水库联合运行的稳定性,因此需要系统研究水库群风险利益补偿机制,平衡水库之间的利益关系。本文以长江上游水库群为研究对象,基于各相关水文站1956~2011年的旬径流资料,通过水库群风险利益补偿机制、水库群发电优化调度及水库群风险补偿分析三方面对水库风险利益补偿问题进行研究,研究成果如下:水库群风险利益补偿机制研究,从风险利益补偿的理论基础、补偿原则、补偿内容及实施框架四部分构建风险利益补偿机制,通过水资源价值理论及经济外部性理论阐述水库补偿效益的产生,并根据水库实际运行情况提出“按劳分配”、“利益共享”、“谁受益,谁补偿”、“协商参与”、“激励相容”以及“风险分摊”六个分摊原则。在此基础上从风险补偿主、客体判别标准及权责义务界定、风险补偿标准核算、补偿实施方式及补偿实施相关政策建议四部分构建风险利益补偿效益实施框架。水库群发电优化调度研究,采用熵权法对长江上游干支流代表性水库群进行筛选,将优化发电量作为调度目标建立水库群联合调度数学规划模型,采用GAMS(General Algebraic Modeling System)软件进行求解,得到各水库在单独运行、子梯级联合运行和水库群联合运行发电量优化结果。结果表明,子梯级和水库群联合运行方案下水库群理论发电量相比单独运行分别增长43.8亿kW·h和101.24亿kW·h,多年平均弃水量分别减少154.44亿m3和446.65亿m3。此外,通过对比GAMS多种内置求解器,DICOPT(Discrete and Continuous OPTimizer)在水库发电优化模型的求解更为稳定,寻优能力更强。水库群风险补偿分析研究,提出基于改进Shapley值的梯级子联盟-单库两阶段风险补偿计算方法,设计不同蓄水起始时段以及发电破坏情形,分析水库群风险补偿比例的变化情况。在各蓄水方案中,水库群风险补偿比例较为稳定,补偿主要集中在边际贡献及规模较大的水库,其余水库分摊比例较小;在发电破坏情形中,单库分摊时子联盟成员的补偿分摊比例主要随着调度风险变化;梯级子联盟分摊时上游水库的风险补偿比例与发电破坏严重程度基本呈同趋势变化,下游水库的风险补偿比例受边际贡献及调度风险的影响而出现不稳定波动。
其他文献
洪水遭遇事关江河流域的防洪安全大局,使得江河防洪形势更加严峻。长江流域面积广阔、支流众多、洪涝灾害频发,且沿岸经济发达。尤其是上游,干流与支流、支流与支流的洪水遭遇态势各有不同。为减轻洪水灾害造成的损失,有必要全面系统地分析长江流域洪水遭遇态势,并对不同来水情况下的洪水遭遇方案做出合理评价。本文针对长江上游干支流洪水遭遇问题做了系统分析研究,主要包括洪水遭遇集对势级排序和洪水遭遇方案评估。洪水遭遇
长期以来,水文预报误差一直是制约水利工程效益发挥的关键要素之一,通过建立入库径流过程预报误差随机模拟模型,定量描述和分析其分布形式和演变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水库短期发电调度风险分析及应用研究工作,对于提高径流不确定条件下的水库发电调度效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文首先在高斯混合随机模拟(GMM-Copula)方法的基础上,利用AIC、BIC准则及K-means++算法对高斯分布混合数
保障生态水量是维持河湖生态平衡和满足河湖基本功能的关键,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南方平原河网地区水资源条件丰富,但因受气候变化和不合理开发利用等自然和人类双重因素的影响,河流干旱断流、湖泊面积减小、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等问题仍旧存在,加之当前我国南方平原河网地区在生态水量有关方面的研究存在不足,导致居民日常生活、城市生产和环境生态用水的矛盾依然严重,因此开展南方平原河网地区生态水量
近年来,世界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世界各国电力消耗急剧增加,电力生产与输送环节发展不能有效满足电力需求,因此,以太阳能、风能为主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不稳定性限制了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不同时间的电能使用量不同,具有高峰期和低谷期。增加了电力供应过程的难度。在上述问题的背景下,储能技术应运而生。电力储能系统在用电低谷时实现电能存储,在用电高峰时释放电能。有效解决了
黄河下游高村—艾山河段为典型的过渡型河段,河道蜿蜒曲折,水沙关系复杂,给河道水沙输移与滩槽冲淤模拟带来困难。由于河段内滩区村镇遍布,人口众多,若洪水漫滩将会造成很大的损失,而平面二维模型能同时模拟水流泥沙在河道纵向和横向上的变化,因此有必要建立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对该河段水沙运动与滩槽冲淤变化进行模拟,以保障黄河下游防洪安全。本文首先根据黄河下游高村、孙口和艾山三个水文站1964-2016年逐日
隧洞开挖后的围岩应力场除了受到原始地应力的影响,也受到隧洞温度变化的影响。假定在隧洞内热(冷)源作用下,围岩内边界上每点的温度都相等且与时间无关,始终保持为常数,若这个温度不等于围岩的原始温度,则在围岩内部将产生热传导现象。这种温度变化会产生温度应力,若温度变化较大,则温度应力也较大,此时不能忽略温度变化对围岩应力场的影响。在设计隧洞衬砌支护时,也必须考虑温度变化对支护设计的影响。本文将深埋圆形隧
综合能源系统集成了多种类型的能源供应设备、能源转换设备和能源存储设备,可以实现多种能源耦合互补以及能源多环节协调优化,为缓解能源危机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在综合能源系统中,往往会有可再生能源设备的参与,由于这些设备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会产生较强的间歇波动性。此外,用户的多元化和用能习惯的改变会使冷热电负荷产生波动性。因此,在综合能源系统的运行优化中考虑源荷波动性有助于保障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本文以综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高科技产品和精密电子设备朝着小型化发展,如何解决设备散热问题已成为制约发展的关键。沸腾换热做为当下高效的传热方式,对于能源节约、成本降低具有重要意义。而沸腾换热与表面核化点数目和润湿性等因素相关,为了探究颗粒润湿性对沸腾换热的影响,本文首先制备粒径0.5 mm、1.0 mm和5.0 mm的不同润湿性颗粒,在冷态条件下,对液滴碰撞颗粒和颗粒碰撞气泡进行实验和理论分析,然后将其添加至
一直以来,腐蚀一直被认为是金属浪费的主要原因,尤其是钢铁材料的浪费。许多机构都面临着与腐蚀相关的经济损失,同时,这些组织和机构及时采取了相应的腐蚀安全措施,以防止其不同的作业材料变质。在本论文中,主要着手于合成腐蚀防护膜,该膜基于掺杂有蒙脱尔合金吸附的酒石酸盐和草酸盐的组合的2D聚合物(石墨烯)涂层。与此同时,对防护膜在蒙乃尔合金上的耐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将其与未涂层的蒙乃尔合金基底进行了比较。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弘扬传统文化等方面占据重要地位,黄河下游则在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引黄灌溉工程开展和干支流水利工程建设等人类活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黄河下游水沙特性。因此,对变化环境下黄河下游水沙演变分析及预测进行研究是有必要的。本文以黄河下游花园口、高村、艾山和利津站1960~2016年57a实测径流和泥沙资料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马尔科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