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到来,电子商务新业态迎来了爆发式发展,我国电子商务取得了全球瞩目的成就,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同时,电子商务价格监管方面也暴露出诸多问题,深层次的矛盾日益凸显复杂,如竞争无序、行为失范、立法滞后、监管不力等。本文从我国电子商务新业态价格行为监管的现状和国外价格监管经验出发,从电子商务新业态的特征入手,综合运用制度变迁、市场失灵和新公共管理等理论,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旨在提出电子商务新业态价格行为监管制度建设的方向和路径。论文在整个结构的设计上,遵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整体思路。论文首先介绍本文的选题及意义,即随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在新的历史时期起点,中共中央又通过深化改革的重大决定,指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价格改革作为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更加具体地提出了大力推进价格行为监管和反垄断执法的要求。电子商务新业态的飞速发展,也带来了价格行为方面的诸多问题。电子商务新业态领域的价格行为监管显得尤为重要。随后,介绍了本文研究的内容与方法,包括文献法、实证法和比较法。同时指出了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能够紧密联系电子商务新业态价格行为监管的实际,提出构建电子商务新业态价格行为监管制度的设想,理论联系实际,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可行性,但多是定性研究,没有进行案例和定量分析,只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制度建设建议,制度体系性不强。从电子商务新业态等相关概念入手,分析指出加强电子商务新业态价格行为监管的含义和重要意义,并从制度变迁理论、市场失灵理论和公共管理理论等重要理论对电子商务新业态价格行为监管进行理论阐述,为政府加强对电子商务新业态价格行为进行监管提供理论基础。通过对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价格行为监管机构、法律制度以及监管的具体方式的介绍,总结了各国和地区在价格行为监管方面值得借鉴的共性特点,如具备完备的价格监管法律体系、建立科学高效的价格监管体系、实行多样化的监管手段和充分发挥社会组织、行业协会作用等,为我国电子商务新业态价格行为监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提供实证依据。论文随后分析了电子商务新业态价格行为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成因,指出我国电子商务新业态价格行为监管方面存在的市场秩序不规范、社会监督参与度不高、社会各界认识存在误区、监管缺乏有效手段等主要问题,并分析了问题形成的原因,如电子商务新业态本身的特征决定了监管的难度,电子商务新业态领域立法滞后,与电子商务新业态价格监管实际脱节,电子商务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自觉守法意识不强,缺乏社会责任感和伦理道德,相关部门对电子商务新业态价格行为缺乏必要的治理,诚信体系缺失,失信成本极低等。在对我国电子商务新业态价格行为监管现状及价格行为监管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价格行为监管方面的丰富经验,提出诸如完善电子商务新业态行为监管立法,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建立、健全电子商务新业态价格行为监管机制,增强监管的体系性;加大电子商务新业态价格行为监管宣传力度,树立全社会科学、正确的价格监管理念与意识;建立内外部监督体系,发挥社会共同监督作用;加强队伍建设,提升电子商务新业态价格行为监管水平;打造价格信用体系,为电子商务新业态企业搭建诚信经营平台等多方面的制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