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BR脱氮除磷过程机理及在线控制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wenming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IBR(Continuous-flow Integrated Biological Reactor)是近几年研发出来的一种新型城镇污水脱氮除磷工艺。CIBR工艺采用连续进出水、间歇曝气的运行方式,通过曝气、搅拌、沉淀的反复交替创造好氧、缺氧及厌氧环境,在单个反应中实现COD、氮和磷的有效去除。CIBR工艺简约、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且易于自控,对碳氮比低的南方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具有明显的优势。该工艺虽已较多的应用于国内城镇污水处理,但在其工艺机理、工艺优化与控制策略等方面尚未进行系统的研究。为此,围绕CIBR工艺脱氮除磷过程机理和运行机制、在线控制系统构建、稳定运行控制策略、工艺优化等方面开展了较深入系统的研究。采用污水处理量为600 L/d的CIBR模拟试验系统进行连续运行试验,同时采用5L反应器进行批量试验。经过一年半的试验研究与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研究结果。(1)采用三层网络构架,自主研发CIBR在线控制系统,在小试系统中可以稳定的采集DO、ORP和pH等在线数据,并实现对CIBR运行过程的监测和自动控制。DO、 ORP和pH曲线上的特征点能指示脱氮除磷过程,通过一定的反馈控制算法,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可以实现CIBR工艺运行的自动控制。(2)CIBR工艺主要通过传统脱氮和强化生物除磷途径实现氮和磷的去除,但同时存在同步硝化反硝化(SND)、污泥吸附氨氮等现象。在分析典型周期中氮平衡、氮损失及氮去除途径时发现,好氧段和缺氧段均存在总氮(TN)损失,好氧段TN损失是由SND引起,缺氧段TN损失是由污泥吸附氨氮引起的。CIBR中通过硝化-反硝化、好氧氮损失、缺氧氮损失和出水去除氮所占比例分别为63.79%,10.5%,2.75%和22.97%。通过TN损失量分析表明低曝气量有利于SND的发生,曝气量为0.3 m3/h时TN损失量高达9.76 mg/L,曝气量高于0.3 m3/h时以传统硝化作用为主。(3)CIBR中硝化比反硝化受温度影响明显,夏季吸磷比释磷受温度影响明显,冬季释磷比吸磷对温度更为敏感;高的水温和短的厌氧时长有利于提高出水水质。进水C/N比对CIBR脱氮除磷过程产生重要影响:①当缺氧段进水p(C)/p(N)比低于400/30时,先反硝化后释磷,否则反硝化和释磷同步进行,pH可以作为主控参数优化CIBR的运行;②异养菌群竞争碳源的能力为:反硝化菌>聚磷菌>其它异养菌;③在高进水碳源浓度时,反硝化过程中聚磷菌的活性被部分抑制。三种菌群竞争碳源是由三种菌群对碳源的竞争能力和反硝化中间产物抑制作用共同决定的。进水碳源浓度越高对缺氧碳源分配越不利,但出现反硝化过程亚硝酸盐累积对缺氧碳源分配是有利的。(4)基于CIBR反应器流态分析、污染物迁移规律和出水控制难点分析,提出等流量分步进水策略。具体如下:好氧曝气(不进水)→好氧曝气(连续进水)→缺氧搅拌(连续进水)→厌氧静沉0.5 h(连续进水)→厌氧搅拌0.5 h(不进水)。在实验条件下,CIBR工艺等流量分步进水策略对处理COD浓度范围为160~250mg/L的污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在处理低C/N比城市污水方面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处理其它COD浓度范围的污水时,需根据具体水质调整各阶段流量。
其他文献
目的:白血病干细胞(leukemia stem cells,LSC)能在化疗和放疗后生存下来而成为白血病耐药及复发的根源。为明确白血病干细胞与白血病治疗抗性的关系和探寻靶向白血病干细胞的耐
电缆敷设是确保核电项目调试顺利开展和工程总体进度按计划执行的重要环节。海南昌江核电项目的电缆敷设工作满足了工程需要,总结经验并吸取教训是对后续项目有益的经验反馈,
2005年7月20日至10月15日,对阿坝州6个县干旱河谷地区的自然植被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干旱河谷区主要植物物种有26种,以小叶羊蹄甲分布范围最广,其次是野花椒、虎榛子、三颗
众所周知、《三国演义》与《平家物语》两部作品在中日两国的战记文学以及历史文学的作品之中一直以来均获得极高评价。但是,在战争这一伴随人类历史而生的同一主题之下,这两
唐代作为祭文文体发展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它作为祭文的繁荣期、成熟期,可以这样说,把握住了唐代祭文的特征,也就把握住了祭文文体的特征。基于这种考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供电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供电可靠性提出了更高标准,因此,发展城市配网,实现配网自动化是供电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建设配网
西方国家从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研究审计人员对内部控制判断是否具有一致性及能否用数学方法来描述内部控制状态这两个问题,本文对这些研究文献进行综述,综述的重点在于研究的具
林徽因是20世纪30年代著名的女作家,其小说创作以独具的艺术魅力成了当时文坛上一道清丽迷人的风景。由于作家本人的出身教养、艺术趣味、性别身份及当时的现实环境等多种原因,使得
在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中,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显著高于发展中国家,一个主要标志就是服务业发展水平高且增长迅速,服务成为发达的市场经济中生产劳动的重要形式。
背景:择偶研究始于20世纪初,早期以理论研究为主;20世纪中叶,研究转向于关注影响择偶的种种因素。近年来,随着择偶领域渐渐指向更具现实意义的研究,择偶作为影响婚姻质量和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