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研究包括三部分:pSFV1载体系统的改造,中国D2-43病毒株PrM-E基因的重组SFV的制备及PrM-E基因的复制型病毒载体质粒DNA的免疫原性观察.由于表达载体pSFV1的多克隆位点区仅有BamHI和(XmaI)酶切位点,不利于外源基因的插入.同时由于原载体系统是在SP6启动子控制之下,外源基因在表达之前,必须先进行体外转录,而转RNA的产率低、易于降解且转染效率低.鉴于以上原因,对该载体系统的多克隆位点欧和启动子进行改造就显得极为重要.该研究首先人工合成了2条多含种稀有酶位点的互补链,然后在体外融合成双链接头,经酶切消化后再插入到pSFV1中.从而获得了含有多种酶位点的表达载体mpSFV1.结果说明,我们已经获得了PrM-E基因、上有感染性且可介导外源基因表达的重组SFV,这为进一步研究它的免疫原性奠定了基础.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对含中国登革2型病毒43株PrM-E基因的复制型重组质粒mpSFV1-A-CMV-MEDNA的免疫原性进行了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