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各个级别的情感态度目标都把兴趣放在重要位置,《小学英语课程基本要求》所提倡的首要目标也是强调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游戏教学是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的主要方法,也是当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热门话题。目前在我国小学英语游戏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两方面的现象:一部分小学英语教师认为用五花八门的游戏来调动学生短暂的兴趣和积极性,但太浪费时间,英语基础知识学得不扎实,中小学衔接易出现问题,所以他们为完成教学任务,即使做游戏,也是用游戏机械的操练教学内容,以致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学与用的“落差”也越来越大。另外一部分小学英语教师则是费尽心思把各种游戏带进教学当中或者套入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中似乎学得很好、很快乐,但是往往学生学到的东西少之甚少,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充分的拓展,而且教师会因为游戏的贫乏而感到无助。基于这种英语游戏教学课堂,我们的英语教学常常是“费时低效”。面对简单性的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现状,我们需要可以帮助我们寻找游戏和小学英语教学之间合适的平衡点的理论指导,培养学生稳定的内部学习兴趣并发展其认识能力,真正体现游戏教学的价值。而复杂性科学为小学英语游戏教学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本研究提出了复杂性科学视域中的游戏教学是一种有效的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的实验假设。本研究旨在探究复杂性科学视域中的有效小学英语游戏教学,从2009年9月份起,对河南省漯河市三所小学做了游戏教学现状的问卷调查,从复杂性科学角度对问卷结果和文献进行梳理,表明目前小学英语游戏教学存在机械还原式、被动反应式、程式化多样式的局限性。针对这些简单性思维模式下存在的游戏教学问题,提出了复杂性科学视域中的整体性英语游戏教学,自组织性英语语音游戏教学,非线性英语词汇游戏教学,动态有序性和生成性的英语语法游戏教学。并对其中一小学四年级某个班57名学生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实验。实验分为两个阶段:前八次课采用在简单性思维模式下的游戏教学方式,后八次课在复杂性科学视域中进行小学英语游戏教学。为证实课堂观察的结果,辅助老师对学生的课堂举手次数观察记录,为使本实验具有科学性,对实验前和实验后分别进行了学生自我评价问卷表和单元测试,数据分析比较的结果表明,被试在复杂性科学中的英语游戏教学的成绩高于实验前,学习兴趣、态度等也发生了积极的改变。实验结果支持了研究假设。论文最后对本研究作了总结,指出复杂性科学视域中的小学英语游戏教学是有效的。自组织性小学英语语音游戏教学在差异、开放、积极有效的干扰中给学生一把开启进入英语学习殿堂的钥匙,为起飞打下基础;学生在多样性、连通反馈性、奇异敏感性、非均匀性的非线性词汇游戏教学中平稳起飞;在个性化、动态有序和生成性的英语语法游戏教学中匀速上升,在整体性小学英语游戏教学中稳速发展。并指出复杂性科学对我国英语游戏教学研究的启示——应在“共生”的繁荣中博采众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