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家庭承包制下的农民负担问题研究

来源 :中共中央党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yun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 世纪 80 年代末以后,我国农民负担渐趋沉重。农民负担过重,损害了广大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影响了农村社会的稳定。当前,我国广大农村正在积极进行旨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农村税费改革。解决农民负担过重问题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在改革中会不断产生新问题。所以,对土地家庭承包制下农民负担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农民过重负担产生的原因、演变的规律,并积极探索减轻农民负担的新途径,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篇论文除了导言和结语之外,共分 8 章。第一章是对中国历史上农民负担问题进行回顾。在封建社会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饱受封建地租、徭役、兵役等沉重负担之苦。即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相当长的时期,农民负担问题仍然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农民负担过重问题,是历代政权更迭的主要导火索之一。 第二章写土地家庭承包制下我国农民的负担状况,从整体上介绍 20 世纪 80年代以来我国农民诸多负担的全貌和演变情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土地家庭承包制的实施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然而,新的土地经营模式也使得农民负担问题逐步显现,20 世纪 80 年代末以后,农民的税内税外负担到了难以承受的程度,农民负担遂演变成一个重大的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 第三章剖析农民负担过重带来的不良后果。农民负担过重,不但影响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影响他们生产和再生产的能力。农民收入低,负担重,广大农村市场就启动不起来,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就会乏力。农民负担过重问题导致农村干群关系紧张,因农民负担引发的群体事件时有发生,对社会稳定构成了威胁。 第四章分析对土地家庭承包制下农民负担过重的经济、政治原因。农业税制的缺陷和弊端、分税制的不完善、乡镇机构臃肿人员过多等等都对农民负担造成很大影响,但农民负担过重的最根本原因在于二元经济社会结构。 第五章写中国共产党减轻农民负担的种种努力。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和相关部委制订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要求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其他文献
马克思恩格斯的不断革命思想指出了一条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特殊道路。由于各种有利条件的组合,1917年开始的俄国革命实质上实现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一设想,
本文利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表示我国中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考察其与收入、收入不平等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心理健康对工资收入具有一定正向影响,但其影响力度不及
围绕列宁的"四月转向"及其限度问题,讨论季诺维也夫对托洛茨基"不断革命论"的批判。文章从是否存在列宁的"四月转向"(俄国革命是二阶段抑或一阶段)、"四月转向"中的农民问题
作为传感器网络的高级形式,多媒体传感器网络在环境监控、安全监控以及医疗保健等诸多应用领域发挥重要作用。首先介绍一种提供区分服务的分簇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进而提出一
本文通过撰写以方志敏爱国主义精神为主题的舞剧的创作历程,从资料研究、剧本创作、音乐选定、舞蹈创排四个方面阐述了导演构思,解析了舞段“怒诉劝降”如何从舞蹈构思、音乐
如今合唱已成为拓宽学生艺术文化修养、培养音乐能力及群体协作能力的重要领域。本文依据初中生合唱教学的特殊性,探索初中生合唱训练的有效途径,以期培养初中生良好的歌唱习
【正】 清初,政府曾厉行禁海政策,片帆不准入海。随着政治、军事形势的变化,特别是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到康熙年间,海禁渐开。康熙二十三年(1684)清圣祖终于下令开海贸易,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