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温病气分证是否存在热瘀的病理变化,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临床研究选择温病气分证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用放免法测定血浆中内皮素-1(ET-1)、6-酮-前列腺素P1α(6-Keto-PGF1α简写为6-K)、血栓素B2(TXB2)含量;酶标法测定血浆D-二聚体(D-Dimer简写为D-D)含量,与正常对照组30例比较。实验研究选择32只家兔随机分为白虎加虎杖汤组(A)、白虎汤组(B)、对照组(C)、生理盐水组(D)。A、B、C三组以大肠杆菌内毒素按15ug/kg体重剂量经耳缘静脉注射造模,D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在实验前、攻毒后1小时、3小时及24小时四个相应时段采血,检测血浆中ET-1、6-K、TXB2的含量,动态观察比较四组动物的指标变化,并于第四次采血后,取动物脏器组织作病理形态学观察。其中A、B两组于攻毒前2小时、攻毒同时、攻毒后半小时及1小时,经腹腔,分别予白虎加虎杖汤(按8ml/kg体重剂量)、白虎汤(按7ml/kg体重剂量)各注射一次。 结果:1.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温病气分证组ET-1、6-K、TXB2、D-D水平及T/K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O.01)。2.实验研究结果显示:①ET-1的变化:A组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但自身前后比较无显著变化;B组于第2、3次采血时ET-1升高,第4次采血时降至正常水平;C组于第2、3、4次采血均增高,于第2次采血时达到峰值,24小时后仍高于基础水平;D组各次采血ET刁无明显波动。@TXB。的变化:A组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自身前后对照无显著变化;B、C两组于第2次采血时,迅速升高,与A、D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叩狈.of),第 3次采血时仍维持在较高水平,第 4次采血时虽有下降但仍高于基础水平;D组无明显波动。③6-K的变化h组呈逐渐增高的趋势,但自身前后比较无显著差异。B组第3次采血时达到峰值,与A、D比较差异显著(P<0.05),第4次采血时下降至正常水平;C组于第3次采血时达到峰值,与A、D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of),与B比较有显著差异O0.05入24小时后下降至正常水平:0组无明显波动。④八比值的变化:A、9两组各次采血T八无明显变化,D、C两组于第二次采血时*K值显著增高,第3、4次采血时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实验前水平。⑤病理形态学观察:大体观察:对照组和白虎汤组肺、肝、肾、脾胃、肠均明显充血,双肺有大小不等、多少不一的出血点:白虎加虎杖汤组上述改变较轻微而生理盐水组未见明显改变。镜下观察:对照组动物可见上述脏器组织内有细胞变性、组织充血或出血等病理改变;白虎汤组病变类似于对照组,而白虎加虎杖汤组改变最轻微;生理盐水组未见明显病理改变。 结论:1.温病气分证存在热瘀的病理变化。2.白虎加虎杖汤不仅能有效地降低发热家兔的体温,而且可改善ET一、6-K、IXBZ等反映血瘀的各项指标,“减轻家兔脏器组织的病理损害及有效改善气分证模型家兔的症状和体征,在以上诸方面,白虎加虎杖汤均优于白虎汤。以方测证,说明气分阶段存在着热瘀的病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