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面“网络红人”现象的伦理研究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myj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下,人们只专注于对现代的“解”,鲜有人去“构”。人们的价值观念开始变得多元化,美丑、善恶的标准变得模糊起来,甚至到了“以恶为善”、“以丑为美”的地步。在这样的背景下,“网络红人”现象萌生并发展起来了。“网络红人”,简而言之,就是借助互联网工具快速传播被大众所知晓的具有一定名气的人。负面“网络红人”现象表征着人们在追求名利、实现自我价值上的病态观点,根本上表征着现代社会人们的伦理精神危机。  负面“网络红人”现象给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带来恶劣影响,对优秀传统文化带来沉重打击,使道德走向价值虚无的困境;扭曲伦理关系,割裂“成名”与“价值”的联系。网民对负面“网络红人”现象的传播推波助澜,表现在:网民病态追捧滋生负面“网络红人”现象;网民关系“虚化”催化负面“网络红人”现象;伦理病态土壤滋养负面“网络红人”现象。  如何对负面“网络红人”现象进行道德治理?从舆论引导层面,要提升现象主体的道德需要;强化现象主体的耻感教育;重建抵御“假恶丑”现象的道德底线;从制度建构层面,网民要回归责任主体,政府要为监管担负责任,企业要为技术后果负责。最终,在众多合力的作用下,构建一个健康和谐的伦理新环境。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发展的好坏是一项关系着国计民生的大事,而作为农业支柱产业的渔业,其发展好坏直接影响着农业进程的发展。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渔业的发展
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他非常重视并多次论及科学探索的动机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爱因斯坦科学探索的大环境背景,考察爱因斯坦科学探索历程,引出爱因斯坦科学探索
对科技园区的历史考察,是民营科技园区理论探索的必要前提。民营科技园区的崛起,是我国科技园区发展进入到一个新阶段的重要标志和伟大创举,对于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理想人格学说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理想人格问题是古代学者所普遍关心的问题。儒家和纵横家是春秋战国时期两个思想对立的学派,这种对立也体现在两家开创者—孔
近年来,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不同个体对同~药物的不同反应,大多是源于基因的差异。由此人们在药物遗传学的基础上发展形成了药物基因组学,在分子和基因水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