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国民经济和工业快速发展,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排入水体,引起氮、磷等营养元素增多,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日益严重,影响了饮用水水生物稳定性。蓝藻生长过程会产生藻类有机物(AOM),包括胞外有机物(EOM)和胞内有机物(IOM)。本课题以实验室培养的铜绿微囊藻为研究对象,主要围绕氯和高锰酸钾氧化处理含蓝藻水,氧化过程中可同化有机碳(AOC)浓度的测量采用基于流式细胞仪开发的AOC新方法。课题主要研究了氯氧化含蓝藻水、EOM和IOM的过程,水质背景对氯氧化过程的影响,高锰酸钾氧化含EPS藻细胞溶液和无EPS藻细胞溶液的过程,探讨了氯和高锰酸钾氧化过程AOC的变化规律,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如下:(1)氯在氧化过程中可以快速降低藻细胞完整率,破坏藻细胞结构,造成IOM释放,增加AOC浓度,钾离子的释放对藻细胞破坏具有指示作用。氯氧化含藻标液引起AOC浓度增加的原因,一方面是破坏藻细胞结构引起IOM释放,另一方面是将AOM氧化。(2)EOM含两个荧光基团,分别是可溶性生物代谢产物和腐殖酸类物质。IOM具有四个荧光基团,分别代表可溶性生物代谢产物、芳香结构蛋白质、腐殖酸和富里酸类物质,富里酸类物质的出现可以表征IOM开始释放。氧化前IOM的AOC浓度较EOM高,IOM的释放会增加水中AOC浓度。(3)氯投量为1mg/L,氧化反应进行至300s,组成EOM和IOM的物质种类和浓度变化均不显著,因而氧化含藻标液过程中以IOM释放为主,AOC浓度先快速增加之后略有下降。氯投量为3mg/L时,氧化过程存在IOM释放、释放的IOM被氧化和被氧化的IOM再次氧化,因而在氧化含藻标液时,AOC浓度先快速增加之后又不断下降。氯投量和氧化时间增加,EOM对氧化形成AOC贡献作用都小。(4)氯在不同水质背景条件下氧化藻细胞,EOM浓度增大不影响氯氧化藻细胞的能力,IOM浓度增大则会抑制氯对藻细胞的破坏,原水、沉后水和滤后水浓度增大时,对氯破坏藻细胞的影响分别是:原水为抑制作用,沉后水不受影响,滤后水也是抑制作用,但作用能力小于原水。(5)高锰酸钾氧化含EPS藻细胞溶液与氧化无EPS藻细胞溶液相比,氧化过程中藻细胞数目持续减少,降低藻细胞完整率所需的氧化时间增长,形成AOC浓度较高,主要是由于氧化过程会形成具有吸附作用的新生态水合二氧化锰,且EPS主要成分是多糖和蛋白质。氧化含或无EPS藻细胞溶液时,氧化时间分别取4h和2h,随投量增加,两者藻细胞完整率都降低,前者AOC浓度先增加后减少,后者持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