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急性期凝血状态相关血液组分的研究,发现支原体肺炎的凝血状态的改变和特征,评估支原体肺炎的凝血状态,以期反应疾病的严重程度,为进一步有关支原体肺炎凝血状态的研究提供线索。方法:应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对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山西省儿童医院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1日收治的139名MPP患者凝血指标进行监测,以同期30名住院的非感染性外科病人作为对照组,除外肿瘤、外伤和血栓性疾病。入院后随即对患儿行血常规、凝血系列和D-二聚体(D-dimer,D-D)等项目抽血,抽出血液行各项检查标准处理后,送检验科检查。结果:(1)MPP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均数比较,年龄和性别无统计学差异(P>0.05),MPP组血小板计数(Platelets counts,PLT)、D-D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却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2)轻症MPP组与重症MPP组间均数比较,重症MPP组D-D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PTT却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PLT、MPV和PT较轻症MP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MPP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异常率比较,MPP组PLT异常率、D-D异常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T异常率、APTT异常率、MPV异常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4)轻症MPP组与重症MPP组间异常率比较,重症MPP组D-D异常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LT异常率、PT异常率、APTT异常率、MPV异常率与轻症MPP组比较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MPP患者凝血指标出现异常,血小板活化,凝血途径激活,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亢进,提示机体处在高凝状态。在重症MPP组中,D-二聚体升高较其他指标,对疾病严重程度的判断更有价值。(2)MPP患者血小板计数(PLT)异常率、D-二聚体(D-D)异常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其可作为支原体肺炎高凝状态的诊断依据。而D-二聚体(D-D)异常可作为诊断支原体肺炎严重程度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