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白体诗研究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mailzy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对晚唐白体诗这一诗歌创作群体作一个整体研究,时间范围是咸通以后到唐朝灭亡这近五十年的时间,以学习中唐白居易等人新乐府创作的晚唐诗人为主要论述对象进行探讨,共分五部分:绪论部分首先对晚唐白体诗人一个简单而明确的界说,这为本文论述的展开作了准备工作,介绍晚唐的社会状况,让人了解晚唐白体诗产生的社会背景,并对白体诗的发展演变过程作了简单回顾,在研究综述中阐述了晚唐白体诗的研究现状及本文选题的价值与意义。第一章是对晚唐白体诗描写社会现实的诗歌作品的分析,根据其内容可大略分为讽谕诗,苦难诗,讽刺诗三种形式,并结合主要作家来谈这三种诗歌的不同表现形式。讽谕诗是诗人对社会、政治、人民的一种高度责任感的表现,苦难诗是对社会现实中人民遭受的苦难的一种真实记录,是诗人社会性的表现,讽刺诗则是诗人自我情感的一种宣泄,是对社会现实强烈不满后所吐露的心声,是诗人自我化的表现。第二章是对晚唐白体诗隐逸避世情怀的探讨,晚唐五代时期有大量的隐世诗人,如陆龟蒙的不得志而隐,罗隐的隐而心情终不平静,杜荀鹤的寺院之隐,这些隐逸诗人的产生,反映的是当时社会的混乱和人民生活无法安定的无奈。晚唐白体诗之所以出现这些隐逸诗人,是诗人们珍惜生命,躲避乱世的一种求全之计,也是他们不愿与世同流合污的高尚人格的体现。第三章是对晚唐白体诗的艺术特征和语言特色的一个概括,晚唐白体诗在语言上的特点为浅近流利,在诗歌体裁形式上,灵活多变,古体承袭新乐府之美,近体具有开创之功,完善了近体诗的表现功能,丰富了近体诗的创作意象,绝句短小犀利,灵活自如,议论讽刺立见。最后对晚唐白体诗作了评价,肯定了他们对宋诗的开启之功,但也对这些诗人创作的不足作了分析。
其他文献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地基承载力是确定基础平面尺寸和埋置深度的重要依据,合理确定地基承载力是工程勘察和地基设计的主要内容。本论文重点是对合肥地区地
武术文化是中国历史文化环境中,以武术为载体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本文就武术文化的历史价值作一探讨.
目的探究难治性耳鸣以及睡眠障碍患者接受生活方式调节干预的价值。方法选取难治性耳鸣及睡眠障碍患者50例,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6年1月25日-2016年7月30日。其均给予生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宋玉是继屈原之后杰出的楚辞作家,他勇于创新,开辟赋体文学,成为一代赋圣。古人对宋玉的评价很高,但一直未深入阐述宋玉作品。近现代学者又受到疑古思潮的影响,怀疑署名为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