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东南盆地松南低凸起构造变形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oqianq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琼东南盆地是位于我国南海北部的新生代伸展盆地,也是我国深水油气勘探的重要地区之一。本论文研究区是位于琼东南盆地中部的松南低凸起及其邻区,是该盆地深水油气勘探的重点研究领域。近几年在松南低凸起上钻探了多口钻井,其中部分钻井有储量发现,表现出良好的勘探前景。本论文主要在含油气盆地构造理论的指导下,通过研究区地震资料解释和钻井资料,对松南低凸起及邻区的构造变形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着重分析了低凸起的结构与演化及断裂的变形特征,并建立了断裂作用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松南低凸起发育起始于早渐新世,至中中新世稳定接受沉积,期间构造活动强烈,造成低凸起的结构自西向东存在较大差异,总体可分西部、中部和东部三个部分。松南低凸起古近纪断裂大量发育,剖面上,单条断裂的形态多为铲式和板式,多条断裂组合形成多米诺、反“Y”字、阶梯式、铲式扇等多种样式,平面上,单条断裂表现为直线型、弧型和“S”型,多条断裂组合形成平行式、交叉式、雁列式和帚状等多种样式。另外,根据伸展构造样式的组合方式可以在松南低凸起上识别出地垒与地堑、半地堑式、翘倾断块和滑动断阶等多种典型构造样式。通过对研究区主干断裂活动性的定量计算,结合平衡剖面分析,可大致将松南低凸起的演化划分为三大阶段,即早期裂陷阶段、中期拗陷阶段和晚期裂后沉降阶段。松南低凸起内部发育的构造圈闭主要有断背斜与断鼻两种类型。根据断层活动与油气成藏的关系将松南低凸起及邻区断裂划分为油源断裂、控藏断裂及其他断裂三类。综合以上成果,松南低凸起的油气成藏模式主要表现为“远源—侧向—复式运移”成藏。
其他文献
随着气田不断开发和生产,湿气集输工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湿气集输能够节省大量设备投资和运行费用,但由此造成了管道腐蚀加剧、输送效率低等问题,给管网安全高效运行带来了挑战。因此开展湿气集输管网的积液及清管研究十分必要。针对某气田集输管网建立积液模型,通过单因素控制变量法,分析运行参数对管网积液量及积液分布的影响效应,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研究运行参数对积液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管网输气量的降低、气体质量
天然气管道沿途的地质灾害严重影响管道的安全运行,本文根据研究区管道沿线地质灾害的发育特点与管道现实情况,尝试建立适合研究区的单体管道地质灾害半定量风险评价体系,确定管道地质灾害的风险等级。本文选择研究区内较为多发的崩塌和滑坡灾害作为参评灾种,参考最广泛应用的半定量评价模型,将管道地质灾害分为地质灾害易发性和管道易损性两部分进行评价体系的构建。以地质灾害排查报告为基础,采用历史地质灾害数据收集分析与
复合材料修复管道技术具有修复工艺简单、耗时短以及修复效果成本低等优点,目前正被广泛的应用于腐蚀管道修复中。然而在海底长期荷载作用以及恶劣环境的影响下,复合材料修复管道的效果会受到极大的影响。本文选取复合材料修复腐蚀管道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方法研究在海水环境及弯矩作用下对复合材料修复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有限元方法研究CFRP修复管道在弯曲载荷作用下的失效模式和竞争机制,并进行参数化分析,最后
随着一期油田的持续开采,原油产量逐年下降,为了维持油田原油产能,需要加快进行油田二期建设。因此基于油田的开发方案、地理环境、原油物性、原油组分以及原油脱水实验等数据,完成适应二期油田生产特点的集输系统设计与联合站原油处理工艺流程设计,以达成油田降本增效的目的。本文首先对集油工艺和计量工艺进行优选,确定布站方式以及集油方案。同时通过对比不同集输管网布局方案,确定最佳集输管网布局方案。然后运用PIPE
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中,相邻批次油品经过首站切换产生混油段,经沿程发展和过站发展形成大量混油,其过程中受到管道参数、油品物性和运行参数等诸多因素的直接影响。准确预测到站混油浓度分布,能在保障油品质量安全的基础上减少混油切割损失。本文广泛结合管道在线数据,利用数值模拟和数据统计,对沿程混油和过站混油发展展开研究。首先本文介绍和比较了不同混油计算模型的优劣,认为一维混油对流扩散模型在中长距离管道混油计算
当今世界,石油与天然气资源依然是世界最重要的能源,经过上百年的开采,油气资源的开采环境已逐渐变得恶劣,众多油气开采处于H2S、C1-、CO2等较强腐蚀性环境,传统金属材料已难以满足油气开采的安全性及经济性要求。为保证油气开采、输送及储存的安全性,使用大量镍基合金,但其成本巨大,低成本且耐蚀的金属材料研发受到极大关注。本文以研发低成本、耐蚀的复合管为目标,对以低温碳钢A333GR.6管件为基管,82
页岩的孔缝特征是影响页岩气赋存状态与富集规律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岩石薄片、微米CT、扫描电镜、均一温度测定、声发射、高压压汞、氮气吸附、二氧化碳吸附等多种实验对元坝地区大安寨段页岩的孔隙与裂缝进行了综合表征,以此为基础分析了页岩气的富集高产规律,主要认识如下:(1)页岩中的孔隙类型包括矿物基质孔隙、有机质孔隙与微裂缝。扫描电镜图像的定量统计出页岩中无机质孔隙面孔率占比平均91.66%,与通过矿物组
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数字资源的大量涌现,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人工智能凭借海量信息为依托,通过学习进化,为人们提供了有效的信息与分析服务,大大提升了人们的生活与工作的办事效率。现如今,人工智能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比如“人工智能+教育”、“人工智能+交通”等等。机械制造业为各个工业企业提供了大量的设备以及零部件,
期刊
岩性地层油气藏领域是中国在陆相地层中石油勘探非常具有潜力的方向。准噶尔盆地的南缘的一系列大油气田,是西部前陆盆地的深入解剖和研究典型,已经成为中国西部油气勘探的前沿领域。本文针对准噶尔盆地北三台油田阜001区块开展油藏评价研究。本文首先从地层特征、沉积特征和储层特征三方面对阜001井区地质特征开展研究,恢复北三台地区古地貌是一个水上古隆起。梧桐沟组为主要目的层,其中油层主要分布在梧桐组一段的三个砂
南堡凹陷是渤海湾盆地一个典型的富油气凹陷并在中浅层发现了一系列常规油气资源。而近年来非常规油气资源逐渐成为了未来盆地勘探的主要战场。目前南堡凹陷非常规油气勘探整体属于初级阶段,存在致密含油气系统的成藏条件不清楚,成藏模式不清晰等问题。本研究通过烃源岩和致密砂岩储层评价,明确了南堡凹陷沙三段烃源岩和储层的基本特征;同时提出一种改进的生烃潜力法定量计算研究区目的层位源岩生排烃特征;重建砂岩储层的成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