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钙质砂土是一种碳酸钙含量达50%以上的海洋生物成因的特殊土,具有孔隙发达、颗粒棱角度高、强度低和易破碎等特点。钙质砂土在中国南海岛礁建设中作为填筑材料被大量使用,钙质砂场地在地震、海浪等极端荷载作用下存在着液化和不均匀沉降等风险,严重威胁岛礁工程物的安全。目前,人们对钙质砂土液化问题的争议颇大,且有关钙质砂土受振后体积变形的研究成果不多。因此,有必要开展饱和钙质砂土的液化特性和体变特性的研究,为中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钙质砂土是一种碳酸钙含量达50%以上的海洋生物成因的特殊土,具有孔隙发达、颗粒棱角度高、强度低和易破碎等特点。钙质砂土在中国南海岛礁建设中作为填筑材料被大量使用,钙质砂场地在地震、海浪等极端荷载作用下存在着液化和不均匀沉降等风险,严重威胁岛礁工程物的安全。目前,人们对钙质砂土液化问题的争议颇大,且有关钙质砂土受振后体积变形的研究成果不多。因此,有必要开展饱和钙质砂土的液化特性和体变特性的研究,为中国南海的岛礁工程建设提供理论支持。本文对南海岛礁吹填场地钙质砂开展了一系列的动三轴试验,研究了相对密度、有效围压和循环应力比对钙质砂的液化特性和体变特性等动力特性的影响。分析了饱和钙质砂的动强度影响因素,构建了钙质砂的孔压发展模型,提出了钙质砂受振后体积应变的计算方法,并对基于动三轴试验得到的有关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和验证。主要的研究工作及结论如下:1、在动三轴试验过程中,钙质砂试样的软化使动应力发生衰减,导致实测循环振次增加,从而会高估钙质砂的动强度,本文给出的循环振次修正方法能较好地消除该影响。在松散至中密状态条件下,修正后的钙质砂动强度随着有效围压的增大而提高,但是在密实状态条件下,其动强度随着有效围压的增大而降低;由于粉粒的存在和更优的级配等原因,南海岛礁吹填场地钙质砂的动强度高于其他类型砂。2、根据动三轴试验结果,构建了饱和南海岛礁吹填场地钙质砂的三种孔压发展模型。(1)随着相对密度的增加,饱和钙质砂的孔压发展归一化曲线形态由下凹逐渐向上凸,据此给出了钙质砂的全量孔压模型。(2)试验结果表明钙质砂的孔隙水压力增量比和往返剪应力比关系曲线呈近似直线形态,且该直线的斜率与钙质砂的相对密度有关,据此给出了钙质砂的增量孔压模型。(3)试验结果表明钙质砂的动孔压比和动应变比关系曲线呈上凸的双曲线形态,据此给出了适合描述钙质砂孔压发展的应变模型。3、随着相对密度的减小、有效围压和循环应力比的增大,导致钙质砂颗粒受振后的接触更加紧密,从而引起更大的体积应变,相比较而言,有效围压对钙质砂受振后的体积应变影响更大。在液化前,钙质砂受振后的体积应变与其孔压比、最大剪应变相关,据此给出了南海岛礁吹填场地钙质砂受振后的体积变形计算方法。4、研制了一种层状剪切模型箱,并采用振动台试验对比了钙质砂土和石英砂土地基模型的动力特性,验证了钙质砂土受振后的体积变形计算方法。在工况相近的条件下,钙质砂土颗粒因其相互镶嵌等作用,使其具有更高的抗液化强度,但在松散状态条件下,钙质砂土受振后的体积变形高于石英砂土。计算结果表明,利用最大剪应变求解南海岛礁吹填场地钙质砂土受振后的体积变形是可行的,但准确计算土体的最大剪应变是关键。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简单快速的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UPLC-MS/MS)测定人血浆中精神类药物氟西汀、艾司西酞普兰、利培酮和阿立哌唑的浓度。方法:血浆样本采用乙腈沉淀蛋白的方法处理,以罗红霉素为内标,采用Thermo Scientific Hypersil GOLD aQ色谱柱(100mm×2.1mm, 1.9μm)分离化合物;流动相为水(含0.1%甲酸)和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0.35ml/min;进样
在数字通信高速发展的今天,数字正交调制得到广泛的运用,各种民用和军用通信设备对测试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传统的误码率、信噪比等测量参数无法对通信系统里面的误差损失细节进行准确的诊断和定位。误差矢量幅度(Error Vector Magnitude,EVM)是衡量通信系统一个关键参数,它可以直观快速地反映整个通信链路的信号传输质量,且对幅度噪声和相位相声都敏感,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通信链路的质量评估。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是一种工程塑料,具有强度高、耐化学腐蚀性好、加工性能优异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汽车零件等领域。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对能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需求的不断提高,再生聚酯材料的高值利用引起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然而,PBT再生材料在应用中尚存在缺口冲击强度低(4k J/m2)、耐热性能差、缺乏功能性(如抗静电性差、紫外稳定性差)等诸多问题,限制了其高值利
眉斑并脊天牛Glenea cantor Fabricius是木棉树Bombax ceiba L.及猴面包树Adansonia digitata L.的重要蛀干害虫,属寡食性昆虫,其分布区域和寄主高度重合,主要分布在我国华南地区和东南亚部分国家及地区,是沟胫天牛亚科的成员之一,具有该亚科天牛特有的刻槽产卵习性。在成功建立实验种群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室内外实验研究眉斑并脊天牛成虫的产卵选择行为,并综合运
新华社北京2月17日电2月17日,中宣部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举行“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启动仪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出席并讲话,强调新闻战线要牢记时代责任、增强使命担当,聚焦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展示好新时代伟大成就,凝聚起新征程奋进伟力,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浓厚氛围。
绿翅绢野螟Diaphania angustalis(Snellen)是我国重要园林绿化树种、药用植物糖胶树Alastonia schalaris(L.)的主要食叶害虫。该虫以幼虫卷叶为害,具有隐蔽性强、食量大、发生代数多和为害时间长等特点。近年来,该虫在我国南方地区的发生为害日趋严重,但仍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由于糖胶树的种植和管理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所处环境不宜采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利用信息素来诱
水牛在大约于3000-6000年前被人类驯化而成为家养化动物,为人类提供了优质的水牛肉、乳品和役用产品。与其他家畜相比,水牛在基因组研究和参考基因组构建上进展相对较慢。解析一个物种的遗传结构和基因组特征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阐明物种遗传变异多样性和重要生物性状的关联,最终可用于基因组选择设计育种,加快遗传进展。高通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的快速发展可以快速解析物种的基因变异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研
随着单片集成电路(MMIC)技术以及多芯片组件(MCM)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世界各国已经将毫米波技术列为前沿科研方向。其中W波段处于衰减较小的大气窗口附近,具有传输速率快,可用带宽大等优势,可实现高频率的无线通信。本文在集成电路的基础上,利用多芯片微组装技术,设计了集小型化和平面化为一体的W波段集成发射组件。首先,对国内外W波段集成发射组件的发展动态进行了调研,分析了两种常用的正交调制发射机的主要
底栖海藻是评价珊瑚礁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其大量生长会妨碍珊瑚的生长、繁殖和恢复等过程,因此受到高度关注。南海珊瑚礁星罗棋布,但迄今对南海珊瑚礁区珊瑚群落和底栖海藻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底栖海藻对珊瑚的生态影响的研究非常少。本文以南海珊瑚礁区(含南海北部未成礁的大亚湾珊瑚群落,全文不再特别标注)珊瑚群落和底栖海藻为主要研究对象,围绕珊瑚群落和底栖海藻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底栖海藻的生态影响开展深入研究
珊瑚礁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的适应能力是国际上所普遍关注的科学前沿问题。本文基于对南海大空间尺度上多纬度区域的珊瑚礁/群落(注:南海北部防城港、大亚湾和东山岛的珊瑚未成礁,为珊瑚群落)的科学考察,以多种珊瑚及其微生物组(虫黄藻、细菌和病毒)为研究对象,围绕珊瑚微生物组的空间变化特征及其与珊瑚环境适应性的关系这一科学问题,具体研究以下内容:1)南海珊瑚礁水域微生物组的空间分布模式;2)南海珊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