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厌氧处理技术具有诸多优点但是厌氧反应器启动时间较长,厌氧颗粒污泥培养时间较长。本论文以经济易取的好氧污泥为接种污泥,将其脱水后制成与成熟颗粒污泥粒径相同的颗粒来培养厌氧颗粒污泥,此种颗粒可作为晶核,微生物不断在上面附着生长形成颗粒污泥,在此基础上研究在脱水之前加入不同添加物对污泥颗粒化的促进作用。所得结论如下:首先研究了木质素纤维对厌氧污泥颗粒化的影响。添加1g/3g MLSS木质素纤维的反应器大于0.6mm颗粒污泥达到57m L,而未添加的反应器只有35m L,并且对颗粒污泥产气量和COD去除率有提高作用,木质素纤维可以提高颗粒的机械强度,未添加的反应器与添加1g/3g MLSS的反应器获得的厌氧颗粒污泥完整系数分别为90.1%和97.4%。木质素纤维比表面积大,加入污泥中脱水造粒以后木质素纤维的一部分固定于脱水颗粒中,其余部分暴露于颗粒外部,吸附接种污泥向脱水颗粒污泥上附着挂膜,并且添加木质素纤维的颗粒污泥不易破碎,抗剪切力更强,颗粒体更为密实。其次研究了黄原胶对厌氧污泥颗粒化的促进作用。添加黄原胶形成的颗粒污泥表面光滑密实,无较大裂缝,而未添加的颗粒表面有明显的裂痕。黄原胶可提高厌氧颗粒污泥活性,进水COD浓度为6000mg/L时,加入60mg/3g MLSS反应器COD去除率达到93.4%,而未加的只有83.4%。加入黄原胶可影响胞外聚合物(EPS)的含量但是不影响蛋白质的种类,加入60mg/3g MLSS黄原胶污泥EPS由64.5mg·g VSS-1增加到99.3mg·g VSS-1左右,而未加入污泥的EPS只增加到了83.6mg·g VSS-1。黄原胶作为一种胞外多糖可通过架桥作用使生物群体形成交叉的网状结构,有利于微生物的粘附,同时黄原胶分子吸附在颗粒表面,可在颗粒间起到胶结作用,有利于颗粒的紧密,缩短污泥颗粒化时间。然后研究了微生物絮凝剂对厌氧污泥颗粒化的作用。将好氧污泥中具有絮凝作用的胞外物质提取出来作为絮凝剂加入污泥中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加入微生物絮凝剂反应器中大粒径的颗粒污泥要显著多于未添加的,添加量为30m L/3g MLSS时,粒径大于0.6mm的颗粒污泥量达到66m L,比未添加的反应器多26m L,产气量、产甲烷浓度和COD去除率也相对较高。加入微生物絮凝剂提高污泥的EPS含量,微生物絮凝剂作为一种外加的EPS,与厌氧污泥自身分泌的EPS共同作用,在厌氧污泥表面产生吸附通过架桥作用促进厌氧微生物的聚集,同时微生物絮凝剂中的蛋白质和多糖可促进细菌相互粘附,加速厌氧污泥颗粒化进程。最后对比三种添加物对厌氧污泥颗粒化的促进作用发现黄原胶与微生物絮凝剂的促进作用效果更好,三种物质各有优缺点,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三种物质加入后的污泥颗粒化过程相似,主要包括驯化阶段、快速生长阶段和成熟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