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主任班级管理是教育管理的重要领域之一。综观学术界对中日教育的比较研究,主要集中在德育、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中日班主任班级管理方面的研究比较少,尤其是中日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方面的研究几乎没有。可见,中日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目前还是学术研究的薄弱点,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中日两国小学都非常重视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在开展管理工作中各具特色,我国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也需要借鉴日本的一些有益的经验。本论文以中日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为研究对象,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也是学校与家庭﹑学生、各任课老师之间的协调者。班级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专业性的教育活动。班主任班级管理是班主任为了配合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对所负责的班级中的人﹑事﹑物进行有效地管理,最终实现教育目标的一项教育活动。中日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在实现社会化目标、进行思想道德建设、侧重了解研究学生、开展个别教育、完成计划和总结等方面存在相同之处;在班主任工作的着眼点、培养学生自主性的方式、德育渗透的渠道和方法、学生行为评价标准、家校互动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在分析中日两国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异同的基础上,本论文主要得出以下启示:一是更新班级管理理念,提倡精细化管理和全员参与管理;二是制定班级管理目标,包括创建班级集体和创设轻松愉快、内容充实的班级生活;三是拓展班级管理内容,要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注重授课目标的实现、重视家校的沟通交流、构建班级的集体结构、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创造学生个性发展的条件;四是创新班级管理方式,倡导实行班主任制、开展年级管理、把学校教育目标具体化为班级目标、举办各种课内外活动、师生和家长共同管理、加强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联系;五是重构班级管理评价,要做到评价内容多样化、多主体参与评价、重视过程与结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