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1) 观察高血糖状态下大鼠骨髓中是否存在胰岛样细胞。 (2) 建立体外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的方法,确定其生物学特性。 (3) 体外诱导BM-MSCs转分化为胰岛样细胞,评估其生物学功能。 (4) 探讨BM-MSCs在糖尿病大鼠体内转分化为胰岛素阳性细胞的潜能。 (5) 观察BM-MSCs对移植胰岛功能的保护作用。 方法: (1) 分别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或高糖诱导Sprague-Dawley(SD)大鼠糖尿病动物模型和一过性高血糖状态,同龄正常SD大鼠作对照。经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贴壁法培养原代骨髓细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胰岛相关激素的表达,RT-PCR法检测胰岛相关激素、β细胞标志(GLUT-2、GK、GLP-1R)和转录因子(PDX-1、Ngn3、NeuroD1、PAX-6、NKX2.2)基因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胰岛相关激素的阳性细胞数,以及胰岛素与CD45/CD90共表达率,ELISA检测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量(GSIS)。 (2)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联合贴壁筛选法分离、培养SD大鼠BM-MSCs,观察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绘制生长曲线,测定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倍增时间,纤维母细胞集落形成实验(CFU-F)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采用免疫荧光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CD45/CD90、CD45/CD29表达及阳性率。并分别予成骨和成脂诱导分化,Von Kossa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