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中小企业队伍的壮大对国家经济发展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是构建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在国民经济主体当中,中小企业的发展渐渐可以同大企业等量奇观。中小企业凭借“小、专、活”等特点慢慢被各国政府意识到中小企业作为经济主体的重要性,可见中小企业已经开始作为一支重要的力量走到经济发展舞台的中央。我国经济体制在不断改革深化的同时,中小企业也如雨后春笋一般呈现出迸发之势。与此同时,我国的财政税收事业的发展也与中小企业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它为带动劳动人口就业、平衡地区经济差异、加快经济协调发展等方面不断的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发展契机。中小企业在为我国经济带来繁荣景象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比如经营规模较小、抗压能力较弱,政策支持力度欠缺,税收负担过高等原因,也导致我国中小企业的生存受到了 一定的威胁。虽然我国中小企业技术水平已经获得进一步提升,但在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激烈的竞争过程中,创新能力不足等缺陷尤为突出,从国家支持力度方面,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仍有极大地进步空间。政府运用税收作为协调经济和实行政策倾斜的调控手段,充分发挥税收优惠政策的效用可以明显减轻企业负担,从诸多方面提升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使企业迸发出更为高效的经济创造力。因此,在经济新常态的国内形势和经济全球化的外部形势下,国家政府更应该通过行动为中小企业做更为坚实的后盾,为其发展创造广阔的外部环境和强有力的内部支持,使中小企业能够顺应当今社会的激烈竞争。如何通过税收杠杆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的课题需要国家政府和税务部门进一步的研究。本文通过介绍税收相关的理论基础,讨论税收对中小企业的促进作用机制。探讨当前中小企业面临发展困境的原因,对当前我国制定的与中小企业发展有关的税收优惠政策条例进行梳理并分析政策存在的不足,在结合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相关税种的税收优惠政策加以完善并尽可能立法,健全纳税服务和征管模式等相关配套措施,帮助中小企业解决困难,逐步凸显同大企业参与竞争的优势,助力中小企业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