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资源型地区村庄的选举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angna98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至1999年村委会实行直选以来,该制度在中国已存在了近十三个年头,期间实践效果因中国农村情势的复杂多样,大相径庭。不仅地区之间显现出了不同的实践效果,同一地区内部,不同村庄之间也产生了不同的选举情形。在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由于村庄之间资源拥有量的多寡,村委会选举呈现不同的状况,不仅表现在竞选场面的激烈程度上,村庄所拥有的资源水平也直接影响着村民的现代政治意识。山西X镇主要分为两种类型的村庄,一种拥有丰富煤炭资源的村庄,一种资源贫乏的村庄。本文选取这两种类型村庄中最具有代表性的X村和H村进行调查和分析。通过比较两个村庄近十年村委会选举的巨大差别,在结合本地区经济背景、村庄性质的前提下,得出资源这一变量在塑造村庄选举格局时的重要作用。本文认为,村庄资源通过利益指引,增强了村民对村庄公共事务的参与意识,维护了自己的利益要求,也提升了权利意识和政治效能感,发展了现代政治运行所需要的现代政治文化心理,促进了基层民主制度在乡村社会的健康发展,为中国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其他文献
目前我国的非诉行政强制执行领域实行的是“裁执合一”模式,没有行政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机关必须申请法院进行强制执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一模式带来的弊端日益显现,非诉行政强制执行领域的“执行难”问题日益凸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最高人民法院积极探索“裁执分离”的行政强制执行模式,法院只是在执行领域中作为一个审查和监督角色,将执行权交于行政机关行使。实行“裁执分离”的行政强制执行模式,能够最大程度上提高行
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共产党独立地领导人民,向反革命进行了武装斗争。南昌起义就是党在这危急关头,以武装起义来挽救革命失败的尝试。这个起义向全国人民树立了一面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