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Ago蛋白与IntI-1蛋白的互作及对其结合靶DNA序列抑制效应的研究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yls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物细菌性传染病限制着畜牧业的发展,同时给人类健康带来了潜在的威胁。抗生素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拯救了受病原菌危害的动物,给人类也带来了益处。然而,由于不合理的使用抗生素,病原菌逐渐产生了抗生素耐药性(AMR),其中细菌多重耐药性(MDR)使一些细菌性疾病的治疗陷入无药可用的困境。多重耐药的病原菌主要依赖于I类整合子介导的抗性基因水平转移而获得抗性,而I类整合子的功能主要依靠整合酶IntI-1蛋白介导。已知NgAgo蛋白是一种内切核酸酶,由N端、PAZ、MID、PIWI四个结构域组成,酶活性中心存在于PIWI结构域中。本实验室之前的研究表明,NgAgo能通过PIWI结构域与RecA互作而增强RecA介导同源DNA链交换的能力,提高同源重组效率,并且其功能不依赖NgAgo核酸酶活性。对实验室前期NgAgo蛋白互作分子的质谱数据进行分析时,发现了整合酶IntI-1蛋白是NgAgo蛋白的互作分子,类比NgAgo蛋白与RecA蛋白互作及效应的研究结果,提示着NgAgo蛋白可能通过与IntI-1蛋白相互作用影响IntI-1蛋白介导的DNA重组效率,进而在整合子介导细菌耐药的过程中发挥一定的效应。基于此,本论文主要研究了 NgAgo蛋白与IntI-1蛋白的互作及对其结合靶DNA序列的抑制效应,为解析细菌耐药的机制及NgAgo蛋白在细菌耐药中的作用奠定基础,其研究内容如下:1)为了验证NgAgo蛋白和IntI-1蛋白存在互作,本研究首先构建了融合FLAG标签的NgAgo蛋白表达质粒——pET28a-NgAgo-FLAG,合成了 His标签的Inti-1蛋白表达质粒——pBAD-IntI-1-His,然后将两个质粒共同转化至BL21菌株中,并诱导NgAgo蛋白和Inti-1蛋白共表达,利用FLAG抗体树脂和NTA树脂对共表达菌株的破碎样上清进行正反垂钓实验,验证了 NgAgo蛋白与IntI-1蛋白互作。本实验进一步探究NgAgo蛋白与IntI-1蛋白是直接互作的,还是通过同时结合到基因组DNA上而间接互作的。本实验证明DNase I能消化基因组DNA,将DNase I加入NgAgo蛋白和IntI-1蛋白共表达的菌体破碎样上清中处理1h,利用FLAG抗体树脂进行垂钓实验,发现NgAgo蛋白和IntI-1蛋白仍然存在互作,说明NgAgo蛋白和IntI-1蛋白不受DNase I的影响,暗示两者互作可能是直接的。2)为进一步分析NgAgo蛋白的四个结构域和酶活性在NgAgo蛋白与IntI-1蛋白互作中所起的作用,首先构建了融合FLAG标签的不同NgAgo结构域蛋白表达质粒:pET28a-NgAgoA-FLAG(N 端)、pET28a-NgAgoB-FLAG(PAZ-MID-PIWI 域)、pET28a-NgAgoD-FLAG(MID-PIWI 域)、pET28a-NgAgoD-M-FLAG(酶活性位点突变的 MID-PIWI 域)、pET28a-NgAgoE-FLAG(MID 域)、pET28a-NgAgoF-FLAG(PIWI域),和融合GST标签的IntI-1蛋白表达质粒——pGEX-6P-1-IntI-1-GST,将不同NgAgo结构域蛋白表达质粒分别和IntI-1蛋白表达质粒共转至BL21菌株中并诱导表达,利用FLAG抗体树脂和GST树脂对共表达菌株的破碎样上清进行垂钓实验。垂钓结果表明IntI-1蛋白和NgAgoB、NgAgoD、NgAgoF三个蛋白互作,而不和NgAgoA、NgAgoE蛋白互作,说明PIWI结构域是NgAgo蛋白与IntI-1蛋白互作的关键结构域;垂钓结果还表明NgAgoD-M蛋白也与IntI-1蛋白互作,而NgAgoD-M蛋白是突变了 PIWI结构域酶活性位点的无核酸酶活性NgAgo截短蛋白,说明NgAgo蛋白的核酸酶活性不影响NgAgo蛋白与IntI-1蛋白的互作。另外,为进一步验证NgAgo截短蛋白和IntI-1蛋白互作是否也不依赖基因组DNA,本实验选取了 NgAgoD蛋白进行实验,GST树脂垂钓结果表明NgAgoD和IntI-1蛋白的互作也不受DNase I的影响,暗示NgAgoD蛋白与IntI-1蛋白的互作也可能是直接的。3)已知,IntI-1蛋白具有结合靶DNA序列的能力,为进一步探究NgAgoD-M蛋白对IntI-1蛋白结合靶DNA序列的影响,本实验合成了 IntI-1蛋白已知的靶DNA序列—attI-dsDNA片段、无关DNA序列—aadAI-attc dsDNA片段,并体外纯化了重组蛋白IntI-1和NgAgoD-M;通过凝胶迁移实验验证了 IntI-1蛋白结合靶DNA序列,不结合无关DNA序列,证明了该实验条件的可行性;进一步的凝胶迁移实验结果表明NgAgoD-M蛋白具有能够抑制IntI-1蛋白结合靶DNA序列的能力。4)因为整合酶IntI-1蛋白和λInt蛋白同属酪氨酸重组酶家族,所以本研究在表达NgAgo、NgAgoD蛋白的K12菌中加入一定滴度的λ噬菌体,测定了菌株的生长曲线,并计算了菌株形成噬菌斑的数目,以此来探究NgAgo蛋白对λ噬菌体中λInt蛋白结合靶DNA序列而介导的同源重组效率的影响。已知λ噬菌体侵染宿主菌的生理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λInt蛋白介导DNA重组的效率。生长曲线的结果表明添加λ噬菌体后,NgAgo、NgAgoD蛋白的K12菌株组与对照组的生长周期不存在显著差异;噬菌斑实验结果表明,表达NgAgo、NgAgoD蛋白的K12菌株组与对照组相比,噬菌斑数目没有统计学上差异。因此,本实验未能判定NgAgo、NgAgoD蛋白能够影响λInt蛋白结合靶DNA序列而介导的DNA重组效率,暗示着NgAgo蛋白和λInt蛋白可能不互作,而只与IntI-1蛋白互作。总的来说,本研究结果表明,NgAgo蛋白能够通过PIWI结构域与IntI-1蛋白互作,并具有抑制Inti-1蛋白结合靶DNA序列的能力。
其他文献
鱼类摄食和水产养殖业以及其经济效益有重要联系,而鳜鱼(Siniperca chuatsi)作为经济鱼类,食性特殊,天生吃活的饵料鱼,通常不吃死饵料鱼或者人工饲料。而组蛋白修饰作为一种表观调控方式,可以调控基因的转录活性,本研究通过鳜鱼饲料驯化和高糖饲料驯化,探究组蛋白甲基化修饰在鳜鱼饲料驯化和高糖饲料摄食中的调控作用,为研究鳜鱼驯化和肉食性鱼类高糖饲料摄食后摄食量减少的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实现鳜
目的 探讨芦荟素预处理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作用机制。方法 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芦荟素低、中、高剂量组(25、50、100 mg/kg),7 d后采用无创动脉夹夹闭双侧肾蒂法制备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尿素酶-谷氨酸脱氢酶法检测BUN水平,肌氨酸氧化酶法检测Scr水平,ELISA法检测TNF-α、IL-1β、IL-6水平,HE染色法检测肾脏病理损伤及评分,TUNEL染色法
结构化课堂实际上就是指结构化教学,主要是教师在一定的学习环境中,对学生进行有组织、有系统的展开课程教学。并通过一定的完整的结构设计,引发学生对所设计的教学内容进行思考和内化,从而形成对知识结构内在联系的理解与感悟。本文将立足小学数学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对让学引思背景下小学数学结构化课堂教学模式展开研究。
断奶期仔猪肠道炎症、腹泻会降低仔猪的生长性能、甚至死亡,对养猪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小檗碱(BBR)是一种人医临床非处方抗炎、抗腹泻药物,因为其良好的效果和安全性,同时价格低廉,因此具有用于治疗仔猪肠炎的潜在价值。本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小檗碱对断奶仔猪腹泻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但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本试验利用转录组学结合体外细胞模型,体内动物模型,研究小檗碱治疗肠道炎症的效果和机制,为小檗碱在
船舶热力系统作为复杂的多领域物理系统,传统的建模方法难以满足其热力设备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需求,而结合数字孪生技术可以克服传统建模方法的弊端。为实现多领域建模与数字孪生技术在船舶热力系统中进一步的应用,论文介绍了目前国内外融合多领域建模与数字孪生技术在船舶热力系统上的研究现状,并在多领域建模的基础上提出融合数字孪生与虚实映射技术的仿真研究方法。借助数字孪生和虚实映射技术,论文给出了该方法的主要内容与
柑橘黄龙病(Citrus Huanglongbing,HLB)是世界上危害最严重的柑橘病害,严重影响了世界柑橘产业的发展。由于黄龙病的病原菌难以分离培养,目前还没有有效的防治方法。利用生防菌剂进行防治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方式。此外,鸟嘌呤核苷酸合成酶(guanosine 5’-monophosphate synthesis,GMPS)是嘌呤核苷酸合成中的关键酶,抑制其活性可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本
五株降解半纤维素细菌的分离鉴定与酶活测定王宜磊孙迅邓振旭(菏泽师专生物学系,274015,山东菏泽,第一作者33岁,男,讲师)半纤维素是植物性材料的重要组成成份之一,约占15%~30%,是陆生植物细胞壁的一种主要组分,较集中于初级和次级细胞壁中.半纤...
期刊
猪肺泡巨噬细胞(porcine alveolar macrophages,PAMs)处于机体先天免疫第一防线,其强可塑性为猪(Sus scrofa)的免疫调控机制解析提供重要细胞模型。lncRNA参与免疫相关过程且是巨噬细胞极化的潜在调控分子。为了建立猪肺泡巨噬细胞不同极化亚型,本研究以3头30日龄健康大白仔猪分离的原代PAMs为实验材料,利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和表皮生长因子(EGF)广泛分布于机体各个部位,是生长因子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在生物体内发挥着重要功能。IGF通过结合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绑定蛋白(IGFBP)发挥生理功能,体内大多数IGF呈IGF/IGFBP复合物的形式,只有少数以游离形式存在。目前,关于IGF和EGF在鱼类中的功能主要聚焦在肝脏和性腺组织中,而其在垂体中的具体功能尚不清楚。基于此,本论文以草鱼为研究对象,系
目的:应用GUM法评定膨化食品中过氧化值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方法:通过建立滴定法测定膨化食品中油脂过氧化值含量的测量模型,计算测定过程中各分量的标准不确定度和相对不确定度,对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来源及相对贡献进行比较与评定。结果:本次评定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称样量引入的不确定度、硫代硫酸钠滴定溶液引入的不确定度、滴定体积引入的不确定度和样品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当膨化食品中过氧化值的含量0.318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