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跑道式养殖池和方形圆切角养殖池是对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两种典型池型。针对这两种典型虾池,试验中设计了相应装置来解决池内水驱动和污物聚集问题;并通过模型试验对装置的效果以及养殖池内的水动力和污物聚集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内容主要如下:为了解决传统跑道式虾池中存有污物聚集死区的问题,我们研发了一种管式射流驱动装置。该装置由水泵、挡水板、四层PVC射流管组成。四层PVC射流管沿水流方向单向开孔,与池内整体水流方向保持一致,通过开孔出水形成断面均匀分布的水流。采用模型试验的方法研究该驱动装置的水动力特性,探讨装置孔数与孔径尺寸对跑道式虾池断面流速大小和分布的影响,明确装置孔径和孔数与流速之间的关系。并将结果与普通射流管对比,验证新型驱动装置的驱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该新式射流驱动装置能够有效地改善传统驱动装置射流辐散的问题,射流口处无污物堆积区。相同条件下,虾池整体流速远大于传统射流驱动装置,并且流速分布均匀。在水泵功率一定的条件下,改变驱动装置孔径以及开孔数,断面平均流速呈现规律性的变化。断面流速随开孔的孔数变化较小,仅与孔径呈反比。方形圆切角对虾养殖池中,流速沿径向至池心越来越小,导致池底污物不能全部有效排出。集污器可增加从底部排出污物的速度,开孔小而密的特点可以持续吸出靠近中心排水口的底层污物,且能保持水位高差,增加底层靠近池心处的流速值,能够很好地解决沉积在池底的污物不能顺利排出的问题。本文利用模型试验研究了集污器直径以及开孔高度对集污效果的影响;试验中利用像素点计数法计算池底的污物量,通过分析池底污物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以及最终集污完成的总时间来评估集污器的聚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集污器能有效地解决方形圆切角对虾养殖池底部中心流速过低的问题,大幅度减少集污所需时间。在水泵功率一定的条件下,改变集污器的直径和开孔高度,虾池的集污效果相应地呈规律性变化。随着直径的增大集污效果逐渐增强,到30 cm时达到峰点。持续增加集污器直径,集污效果减弱;随着集污器开孔高度的增加集污效果逐渐增强,1.0-1.5cm开孔高度时达到峰点,持续增加开孔高度,集污效果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