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技术虽已被广泛应用于道路改扩建工程,但我国再生技术还不完善,再生沥青路用性能还有待进一步优化。本文从再生剂对新、旧集料表面旧沥青的扩散效果和沥青再生程度对集料-沥青界面强度的影响两方面,研究评价了旧沥青的再生效果,为优化再生沥青性能提供了依据。试验研究工作及其结果如下:(1)对路面回收料进行了抽提、旋转蒸发试验,并对回收旧沥青进行了性能指标测试。随后采用延时薄膜烘箱加热方法对新SBS改性沥青进行老化,测试不同老化时间下沥青的性能指标,并回归拟合了模拟老化沥青的性能指标与老化时间的非线性关系,再将抽提旧沥青指标代入回归方程反算出相应的模拟老化时间。经综合比较,最终确定室内模拟老化沥青的老化时间为32h,并对结果进行了验证性试验。(2)应用自制装置对再生沥青混合料中新、旧集料表面沥青再生状况进行模拟,新集料表面从内至外结合料分布为:新沥青-再生剂-旧沥青;旧集料表面从内至外结合料分布为:旧沥青-再生剂-新沥青。设计试验温度为25℃,60℃,120℃;扩散时间为:1h,3h,5h。测试结果显示,试验温度与扩散时间对再生剂在旧沥青中的扩散起着重要作用。在相同的扩散条件下,新集料表面的再生剂扩散速率低于旧集料表面的再生剂扩散速率,但差异不明显。(3)为研究旧沥青再生程度对集料—沥青界面强度的影响,设计了集料+再生沥青膜+集料的夹心试件,通过直剪试验和拉拔试验,测试了不同加载速率、沥青用量、正压力(剪切试验)条件下界面抗剪能力及抗拉能力。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加载速率、沥青用量和正压力的增加,界面强度逐渐提高。当沥青用量增加到某一定值之后抗剪强度增值减缓。温度为60℃时,界面抗剪强度主要由正压力提供。集料种类和旧沥青再生程度均会对界面强度产生影响。同样条件下,玄武岩的界面强度最大,珍珠岩的界面强度最小。旧沥青再生程度越低,粘度越大,抗变形能力越差,其界面强度越强,破坏时试件越容易发生脆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