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证券市场微观结构理论认为,交易机制作为影响价格形成过程的内生变量,会对市场流动性、价格波动性和市场效率产生影响。研究这些影响的作用方式对市场监管者和投资者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深入分析交易机制的特点和交易者策略行为的基础上,研究了中国股市开盘集合竞价、收盘集合竞价和连续竞价的改革对市场流动性、价格波动性和市场效率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包括如下四个方面。首先,研究了在集合竞价的订单收集过程中交易前透明度增加对市场行为的影响。通过分析交易者提单行为的变化,本文在理性预期框架下构建了开放式集合竞价的均衡价格模型,并与封闭式集合竞价相比较。结果发现,开放式集合竞价对私人信息的揭示程度更大,并且具有更好的市场深度和更低的价格波动率。其次,采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开盘数据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收盘数据对上述理论结果进行检验。结果发现,开放式集合竞价吸引了更多的交易者参与开盘,导致开盘价的信息效率明显提高,同时开放式集合竞价有助于缓解交易者对开盘信息产生过度反应的现象,有利于连续竞价市场的稳定。而在临近收盘和收盘阶段,知情交易者和价格操纵者改变了原来的交易策略,导致收盘阶段的市场流动性降低,价格波动性减小。尽管如此,收盘价格的信息效率却明显提高。然后,研究了在集合竞价的价格确定过程中价格确定方法的选择问题。为了反映市场上买卖不平衡以及保持价格的连续性,我们引入市场压力原则和参考价格原则,同时将修正的Vickrey双向拍卖模型(被证明是唯一达到充分有效的订单匹配方法)引入多单位的竞价市场,构建了一种新的集合竞价匹配算法。研究发现,该算法所对应的交易机制能有效地抑制交易者的操纵行为,产生更加合理的价格。最后,实证考察了中国股票市场连续交易过程中订单簿透明度增加对市场流动性和价格波动性的影响。我们发现,交易前透明度增加会减少交易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引起逆向选择成本减少,从而吸引更多的交易者参与交易,导致市场深度增加,价格波动性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