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淡化后浓盐水养殖卤虫的可持续性研究

来源 :浙江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zj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日益严重促进了海水淡化产业的迅速发展,在缓解淡水资源短缺的同时,也产生大量高盐分废水即浓盐水。目前对浓盐水的处置以直接排海为主,大量的浓盐水进入海洋必然会产生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同时在资源上也是巨大的浪费。本文选用市场占有率较高的海水淡化技术—反渗透海水淡化工艺所排放的浓盐水进行一系列探究实验。将浓盐水的高盐特性与卤虫、杜氏盐藻的生存条件相结合,对浓盐水养殖卤虫的条件进行优化,并探究卤虫传代情况的,为大规模养殖卤虫提供可参考的依据,与浓盐水的利用形成良好的结合模式。对不同代卤虫的体长、存活率持续观察,发现第五代卤虫平均体长最长,在60 d平均体长可达8.993 mm,但其存活率较低30 d存活率约为42%,第四代卤虫平均体长紧随其后,在60 d平均体长可达8.529 mm,且30 d存活率约为53%。前三代卤的虫体长相近,平均值为8.413 mm,且在30 d存活率均在70%左右,与第四、五代卤虫进行对比,均有较大差异性。对不同代卤虫的繁殖现状进行观察,发现第一代卤虫产无节幼体数约为8,409只,第二代约为7,947只,第三代约为7,859只。而第四代卤虫产无节幼体数与前三代进行对比呈直线型下降,约为2,051只。控制温度为5℃、10℃以及室温情况下,对卤虫的生长速度、繁殖周期进行探究。在5℃情况下,在温度的恶劣影响下,虽饵料充足,但无论是光照还是避光,卤虫无法生存并产出后代。在10℃情况下,光照组卤虫存活率高于避光组存活率,且65 d光照下雌性卤虫有产出后代,避光组卤虫仅怀卵,并未产出。10℃与室温进行对比,10℃下雌性卤虫从怀卵至产出后代周期较长,约30 d,而室温下约为5 d。结合实验结果对卤虫的第三、四、五代成熟个体进行转录组测序,通过转录组进行分析。在本次的卤虫转录测序结果SSR分析中,共出现全部13,758条Unigenes。序列中检测到单核苷酸至六核苷酸重复类型共计6,256个SSR位点,SSR位点的发生频率约为45.47%。不同代卤虫的雌、雄间相关性值均大于0.8,则间接表明样品间重复样品数目越多,可寻找的差异表达基因越可靠。在差异表达基因KEGG注释中,糖酵解/糖异生通路注释最多为7,占被注释上的基因总数的8.05%。糖酵解/糖异生通路的大幅度上调,可以更好的将物质转化为糖类,为卤虫的生长提供营养物质。长寿调节途径的通路出现下调,长寿调节途径通路与细胞的衰老有关,细胞衰老与线粒体突变,基因表达异常等有一定的关联性。
其他文献
当前火电企业自身发展面临较多压力,主要来源于能源领域以及环保领域,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在日常经营活动中,企业管理人员重视对标管理对于企业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对标管理的基本概念,并且对于该管理方法在火力发电企业的应用于改善措施进行分析,总结了对标管理在火力发电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应用价值。
土地整治是当前扩大耕地规模,改善农田作业环境,提升农业生产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措施。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土地整治还停留在农田基础设施完善阶段。随着生态环保理念的提出,生态型土地整治工程呼之欲出。在该项工程推进过程中,土壤固碳能力是生态环保最重要的衡量标准之一。概述土壤有机碳定义及内涵,分析生态型土地整治工程对土壤固碳能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就生态型土地整治工程中土壤固碳措施作要点概述
本文针对路面压实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现状,从路面压实理论试验、路面压实监测方法和路面压实质量控制方法三个方面探讨路面压实技术,目的是为后续的路面压实工程提供依据和参考。
期刊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本文简要阐述了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及其养护要点,重点总结了常见的预防性养护措施,希望能够为广大相关领域从业者提供必要的参考和帮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