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JurkatT细胞株为白血病T淋巴细胞的一种,利用该类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可进行外界损伤性因素导致细胞坏死和凋亡的研究。电离辐射能够导致细胞不可逆性损伤,是恶性肿瘤的疾病的重要治疗方法。蛋白组学是研究细胞内蛋白构成以及在外界条件作用下发生生理或病理变化的实验室研究技术。将电离辐射与蛋白组学实验技术相结合,研究核内蛋白差异蛋白质变化规律,对寻求对白血病治疗有益的关键性核内调控蛋白因子十分重要。本研究验证了目前应用普遍的蛋白提取方法,建立了荧光免疫双向差异电泳结合质谱学分离和鉴定核内蛋白的实验技术平台,并对分离的差异蛋白质进行鉴定,共得到14个差异蛋白质点,为进一步全面了解核内蛋白质表达差异奠定了基础。T淋巴细胞在辐射强度为6Gy条件下进行辐射诱发细胞损伤,在不同的时间点收集细胞,提取核内蛋白,应用2D-DIGE电泳进行分离,并利用质谱进行分析,根据质谱分析结果和MSCOT数据库检索,对细胞核蛋白做整体、全面的分析,鉴定了表达差异蛋白,共得到5组10个与T淋巴细胞细胞核内物质表达以及核外转运、参与整个细胞生长、增殖和转归的关键性蛋白。其分类如下:①淋巴细胞核内肿瘤相关抗原包括肿瘤生长因子-β受体相关蛋白呈现上调表达、细胞生长因子结合蛋白和核糖核酸酶—血管生长因子抑制剂呈现下调表达,而肿瘤排斥抗原表现出统计学意义的下调表达,在整个细胞试验流程中表达比较恒定。②淋巴细胞代谢相关核内相关蛋白包括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二硫化物异构酶蛋白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均呈现下调表达。③淋巴细胞核内遗传物质相关蛋白包括不均-核糖核蛋白K和G1期/S期转换控制蛋白呈现下调表达,核RNA解旋酶呈上调表达。④淋巴细胞细胞核稳定性相关蛋白包括蛋白酶体激活蛋白PA28,在0~8小时时程范围内呈下调表达,在8~16小时范围内呈现明显上调表达,随后的16~24小时范围内蛋白表达呈现下降趋势。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电离辐射损伤淋巴细胞打下了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