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意识及其超越——论90年代女性写作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gosh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性写作在90年代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作为对20世纪以来女性写作的历史延续,它必将在新的历史语境下有所超越与突破,而且它对于消解文本中的男权文化也有一定的意义.这也正是该文探究90年代女性写作的必要性所在.在此,女性写作包含了多种可能性,既突现了强烈而鲜明的女性意识,又超越了女性意识,从而呈现出开放的姿态.该文正是以此为线索,试图对90年代女性写作进行整体的描述,揭示其深层的文化意义,呈清它内在的发展趋向.全文包括三部分.一、女性意识与女性写作.从历史到现在,以身外世界到个人的内心空间,女性获得了全方位超时空的展现,其间渗透着浓浓的女性意识.二、超性别意识与女性写作.女性写作既具有对文本进行"非女性"叙事的操作智慧,又具有开阔的表现视野和深刻的哲学化理性思维.显示出明确的超性别意识.三、从女性意识到超性别意识;女性文化的建构.女性写作表达了女性的理想追求.女性文化所构想的一切目前还仅是一个美好的理想,它有待于理想的云端降落人间,融化在女性的实际生活之中.
其他文献
本文运用叙事学等方法分析了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长篇小说《挪威的森林》的私人化特征技巧极其接受。取得了一些对于《挪威的森林》中的私人化特征的独到见解。本文首先从具有
胡风文艺思想的核心是用非常个性化的表述强调以主体性来凸现启蒙性和革命性,强调以主体的实践来切实完成中国现代文学所承担的启蒙和革命的历史使命.在胡风的理论建设和文学
论文对郭沫若进行多层面、多视角的跨学科研究.旨在探索“球形天才”郭沫若多维惊人创造力的奥秘,从而达到对郭沫若这一“复杂的存在”的整体把握.并力图在普遍意义上揭示人
该文尝试通过对徐锴,戴侗,戴震,段玉裁,王念孙等人研究词义引申的成果爬梳整理,去伪存真,力图对词义引申研究的源流演变作一概括论述,从而勾勒出传统语文学中词义引申研究发
莫言与马尔克斯的作品都带有浓郁的“魔幻”意味,常被学者们放在一起研究,但多数学者只探究马尔克斯对莫言的影响,忽视了莫言的独创性。本文试图以平行研究为主,影响研究为辅,从
该文主要抓住李贽以一位思想家的身份论文学这一特点研究李贽的文学思想,理清其哲学思想向文学思想转化的脉络,从而确认李贽在中国文论史的价值和地位.该文正文分五大部分.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