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庭是人类最现实、最直接的伦理关系。婚姻是建立家庭的前提,家庭是婚姻的结果。婚姻、家庭是一个整体,作为其中的成员应以维护整体的利益为己任,过分强调自我的独立与中心地位,无益于家庭关系的和谐与平衡发展。作为社会结构最基本的单位,一切社会关系都是以家庭为核心而建立起来的。家庭的稳定与文明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哈萨克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受伊斯兰教、中国传统文化及其自身民族性的影响,形成了独具本民族特色的传统婚姻家庭伦理观念。这些伦理道德表现在家庭关系、人际交往、婚姻丧葬、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在道德修养和道德建设中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研究哈萨克族传统婚姻家庭伦理,对于弘扬哈萨克族传统优秀家庭美德,提高民族素质,构建和谐婚姻家庭,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论文的结构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论文选题的意义、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论文的研究方法和不足之处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从婚姻家庭伦理的基本概念入手,对婚姻、婚姻伦理的内涵及本质进行了概述,并阐述了二者的产生及演变,同时阐述了本论文中对婚姻家庭伦理的界定,即既包括调整夫妻关系的婚姻伦理,也包括在婚姻关系的前提下,调整家庭内部各成员行为的道德规范。第三部分阐述了哈萨克族的形成及哈萨克族传统婚姻家庭家庭伦理产生的背景。认为建立在相对封闭的自然地理环境、父权制男性本位化的社会制度、氏族群体本位价值导向、以自然主义及经验主义为特征的草原文化之上的哈萨克族传统婚姻家庭伦理,是哈萨克族婚姻家庭伦理的原点,是哈萨克族传统社会伦理的范型。第四部分对哈萨克族传统婚姻家庭伦理的主要内容及其基本特征进行了概括。分别从夫妻、父母子女及兄弟姐妹三种人伦关系中进行阐述,并分析总结了其父系男性本位、买卖婚姻、遗产氏族内继承以及敬老爱幼的基本特征。第五部分分析和研究哈萨克族传统婚姻家庭伦理的现代演变及其价值。充分挖掘传统婚姻家庭伦理中的积极成分,并对有益于促进家庭和谐稳定建设的合理成分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以实现传统婚姻家庭伦理的继承与超越,从而为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家庭美德建设提供有益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