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DTA差热分析方法测定了Nd2Fe14B/Fe3B型纳米双相永磁合金Nd9Fe85-xTi4C2Bx(x=10~15)合金铸锭的相变温度(或温度区间)以及形核过冷度,并结合XRD微观组织分析推断了铸锭样品在降温速率为40K/min条件下凝固过程的相变历程。在此基础之上,利用铜模吸铸及随后的退火处理制备尺寸为10mm×20mm×0.7mm的片状块体Nd9Fe85-xTi4C2Bx(x=11,13,15)合金,研究并探讨了B含量的不同对合金的微观相组成、组织形貌以及室温磁性能的影响。XRD结果表明,DTA实验前后合金铸锭的组织均由Nd2Fe14B、Fe3B、α-Fe、Nd1.1Fe4B4和TiC相构成。差热分析结果表明,随B含量从10at.%增加至15at.%,合金铸锭的固相线温度TS从1353.5K逐渐升高至1358.3K,液相线温度TL从1498.5K逐步降低至1472.5K。Nd9Fe85-xTi4C2Bx(x=10~15)合金具有较大的形核过冷度(95.9K~128.1K),并且随着B含量的增加,基本呈现下降趋势,而且降温过程中的相变温度(或温度区间)也有不同程度的偏移。由实验结果推测铸锭样品在液相线温度以下在降温速率为40K/min条件下发生的凝固相变沿巡以下路径:L→γ-Fe,L+γ-Fe→Nd2Fe14B,L→Nd2Fe14B+Fe3B,L→Nd2Fe14B,L→Nd2Fe14B+Fe3B+Nd1.1Fe4B4。铜模吸铸Nd9Fe85-xTi4C2Bx(x=11,13,15)合金的铸态XRD研究表明,其组织由Nd2Fe14B硬磁性相、(Fe3B和α-Fe)软磁性相、Nd1.1Fe4B4顺磁性相和TiC相组成,其平均晶粒尺寸分别为46nm(x=11),44nm(x=13),39nm(x=15)。随着B含量的增加,x=15合金的XRD衍射峰出现宽化,说明合金组织变的细小化甚至有非晶的存在。对合金铸态组织的形貌观察表明x=15合金中出现少量的非晶。而在913K和953K退后处理后,Nd9Fe85-xTi4C2Bx(x=11,13,15)合金的退火组织表明其相组成没有发生改变,但Fe3B相和Nd2Fe14B相的体积分数随B含量变化有着不同程度的增加。铜模吸铸Nd9Fe85-xTi4C2Bx(x=11,13,15)铸态合金的磁性能结果表明,其矫顽力iHc在46.30~83.52kA/m之间,剩磁Mr在0.20~0.31T,表现为一定的硬磁性特征,但是磁性能较低。其中,Nd9Fe85-xTi4C2Bx(x=15)铸态合金的磁性能最好,其磁性能为:(BH)max=5.33kJ/m3,iHc=83.52kA/m,Mr=0.31T。Nd9Fe85-xTi4C2Bx(x=11,13,15)合金经913K退火10min后,其磁性能并没有得到改善;而经953K退火10min后,由于B含量变化对合金退火组织结构的影响不同,使得Nd9Fe85-xTi4C2Bx(x=11,13,15)合金的磁性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是x=15合金的磁性能有大幅的提高,其磁性能为:(BH)max=9.36 kJ/m3,iHc=122.06kA/m,Mr=0.39T。